“中海在深圳没有土地储备,这也是它敢率先降价的主要原因。因为中海无须为其他项目的开发、销售而担心,以中海05年拿地时2000多元的成本,即使这次打八折,依旧有较大收益。”林晓华称。
关于中海在深圳的土地储备,中海内部人士也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公司在深圳除了两个打折项目外,并无其他在建项目,也没有土地储备。
林晓华分析,其次,中海对深圳区域的重视度已经逐渐下降,重心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因为二三线城市也适合像中海这样的央企去开发,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政府资源,而在深圳的话,即使有政府资源,基本上也很难能拿得到地。
林晓华还称,中海作为央企,国家规定它销售的净利润超过一定预期要缴纳更高的增值税,比如原价是15000元/平方米,可能要向政府缴纳增值税就超过50%,如果定价9000多的话,净利润减少,但不需要缴纳这么高的增值税,而实际所得的利润其实不会比15000元/平方米少。
而对于中海的带头降价是否会引发更多开发商实行降价策略从而引发深圳楼市场价格雪崩,林晓华认为不太可能。他称,中海本身具备了各方面的降价条件,应该是属于个案。
林晓华解释,从市场面看,深圳的存量房比较少,土地取得的成本不断在上涨,这样的话,开发商只要后面有项目,比如万科、佳兆业等在深圳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开发商,他们没必要为了暂时的套现而放弃以后更高的利润。所以,现在即使有跟随降价的,也基本是一部分小的企业,并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