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杨帆:高房价和高房租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隐患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1.04.06 来源:杨帆的BLOG 作者: 杨帆

  政策力度,使用包括行政和法律手段在内的综合手段,按照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罪抓他几个,房价就下来了。 房价水平,一线城市房价跌回2007年底的水平是正常的。以北京为例,2010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每平方米4919元,2003年因SARS下降5.9%,为4764元;2004,2005年基本没涨,为5053元。2006年涨 34%,为6788元;2007年涨22%,为8280元;2008年涨39。5%,为 11553 元,比2006年上升 6500 元,上升幅度接近 130%。2009年因为宏观控制,上升了 7.5%,为12418元,有人说调控目标已达标,房价不可能下降,只要降低上升速度就可以。这样的说法削弱了政府政策,目标越低越不能达到效果。结果呢?2010年北京又上升43.2%,为历史最高幅度,达到每平方米17782元。上海上升75%,重庆上升53%。如2011年不能有效降低房价,那么2012年又会猛涨,政府政策宣告失败,权威扫地,泡沫经济就不可控制。

  以我的小区为例,2003年SARS期间期房是没平方米5000元,年底以7100元宣告买光。2006年囤积的房子以20000元一平方米的投机价格卖出,已有暴利。2008年涨到35000元,2010年45000元,标价而已,我相信没有多少成交,因没有空房源。整天有房地产中介打电话来问:听说你要卖房子啊?手机上无数推销房子的广告,也说明按照2007年以后的价格,是基本没有什么成交的。 没有成交的价格是无效价格。银行说房价下跌30%就全面亏损,理由是,房屋抵押贷款抵押率为70%。其实抵押的真实价格不超过2007年价格,跌回2007年底的水平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银行。

  “未来供求关系”并不紧张房价也不由它所决定 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房价走高,使中央政府数年控制失效?第一是垄断的力量,就是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联合形成的利益集团,高房价是他们的利益所在。第二是舆论理论误导,制造的涨价预期。

  最大的理论误导,是以未来供求关系紧张为由,论证房价只涨不跌。首先要澄清的是,未来供求关系并不紧张。住宅有以下几种需求:第一,奢侈需求。暴富阶层钱多得话不完,完全不考虑回收期。这样的豪宅可以继续大幅度涨价,政府应该征收高额税收。第二,投机需求。买了房子之后等待其增殖以后再出售,是国家政策严厉打击的对象。 第三,投资需求。就是买了房子出租。三年以来购买了高价住宅的投资者,依靠收取房租在20年以内是收不回投资的。他们之所以还在大力购买,是因为有涨价预期,他们想要的是不仅是投资收益,还有涨价以后的投机收益。很可惜,如果房价下跌,就什么也没有了。 第四.买房自住。在性质上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是自己买了以后,自己交给自己房租。这种需求受到高房价的压制,只有房价下降,才能被启动。 第五,真正的消费需求是租房,完全受制于租房人收入。非常不乐观的是,虽然农民工的收入有所提高,但总不能被房租完全吃掉,而且大城市年轻白领阶层的收入在大幅度下降。如果房价不跌,房租就要上涨,以满足二十比一的投资回收规律。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