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风头正劲。它从出生以来,从未像今年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今明两年各1000万套,5年内3600万套的宏伟计划,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3月9日,住建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如若今年1000万套供应得以实现,则保障房供应规模将首次超过商品房。
保障房大规模推进的背后,是中国内地住房供应制度和结构的变革。作为公共产品的保障房,是政府开始履行其公共责任、保障公民居住权利,以及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体现。
在此过程中,保障房的资金来源成为争议焦点;其准入和退出制度也存诸多弊端。住建部表示,今年将吸引8000亿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房领域。那么,谁来调动这8000亿资金的积极性,谁来保障他们的利润?以及,住建部此次新闻发布会未提及的分配制度,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年试错、待解。
1000万套冲击波
3月6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建3600万套保障房,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公布了自己的保障房计划。北京今年将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各类保障房20万套以上;上海今年将新增各类保障房约22万套。
广州今年将推进6.87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其中新开工建设4.3万套保障房,年底前全部解决登记在册的7.7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3月9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系统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深圳已领到今年10.5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占广东全省31万套任务量的三分之一。
广东省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是去年实际建成量的4倍多。山东省2011年将建设32万套保障房,是去年的2倍多;陕西省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4.83万套,河南省也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2.09万套。
这些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2010年商品房销售套数为900万套,如果今年仍保持去年销量,则1000万套的保障房将在规模上首次超过商品房。
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住建部已向各个地方下达硬性要求,今年必须要完成保障房任务,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在寻求解决之道。
双轨制渐成型
保障房狂飙突进的背后,隐含着制度性的变革。
以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为主的地产商多年来坚持认为,房价持续上涨,最大的因素便是供应跟不上。在1998-2008年的十年间,保障房严重缺位,市场中供应的房屋90%为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