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媒体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 吁政府为其增收减负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9.16 来源:网络

  这一困惑并非“中产”独有,也是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近日,《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等一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而表示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穷人家孩子起点就低、所受的教育比他人落后”等等,种种理由使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认为“穷人命运”很难改变,转而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想法,并引起不少共鸣。

  为什么“向上”流动这么难?这里面可能包含个体的、主观的因素,如果自身不努力或努力之后也不达标,再上一层楼自然不易;但如果不是个人因素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值得重视了。

  流动的不正常,首先在于很多人收入少、负担重,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截至目前,讨论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劳动所得偏低、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难题依然待解,这无异于抽掉了让社会公众向上流动的梯子。如果养家糊口已属不易,哪还有再教育、创业等阶层“晋升”的机会和能力?

  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原来阻碍人们合理流动的一系列制度和社会政策,例如家庭出身、所有制、单位性质、城乡二元体制等等,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正在式微。个人能力和业绩等后致性因素,正成为影响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也在逐渐增强。

  但是,一些制度性障碍,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户籍制度、部分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有的正在改革,有的基本没变,至今仍在起着阻隔作用,使社会流动渠道不能畅通。当民众失去向上流动的平等机会时,被“锁定”也就难以避免了。“穷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蚁族”等等,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一个社会的流动渠道越通畅,社会结构才能越公正、越开放、越合理。今后,在帮助公众增收减负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网友热议“中产”生活

  本版9月9日刊发《“中产”的日子不轻松》、《不该褪色的光环》等文后,引起网友热议。

  南京网友weiyanan:作者写到的几位应该算是中产中的“中产”了,对那些刚入“中产”门槛的就更不用说了。房子可以住小一些,车子可以不开,但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上学……难啊!

  西安网友老知青:支持对“中产”减税,他们很累。

  上海网友怪兽:最近要租房子了,去看了看。同样一套1室1厅,2005年每月开价1200元左右,现在开价2500元以上。加上各种东西涨价,等于工资没涨反跌,现在生活压力太大,开心不起来。不敢结婚、更不敢要孩子。

  南京网友山谷百合: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像我们一群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如果在低价位时没有买房、家里没有太多基础全靠自己奋斗,真的是被房子害得够呛!每次看到房价刷刷往上涨,都不知道人活着为啥?一个房子就把好多幸福感给消灭掉了!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