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二手房动态 > 正文

媒体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 吁政府为其增收减负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0.09.16 来源:网络

  创业,能否再上层楼?

  谁都知道给人打工不好受,但真要一咬牙一跺脚,可着劲儿出去自己开公司创业,还真需要勇气

  面对重压,有些中产者并没有逃避,而是做出了更主动也更冒险的选择——创业。今年5月,由智联招聘等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雇员指数调研》显示,有49%的中国白领表示正在计划自主创业,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4%;在有创业计划的中国白领中,61%期望能够在2年内当上老板,26%表示会在3至5年内创业。

  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中产阶层在获得新信息、接受新理念等方面更具优势,这无疑会为他们创业成功增加砝码。

  当然,创业也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网上有人发帖说:谁都知道给人打工的罪不好受,但真要一咬牙一跺脚,可着劲儿地出去自己开公司创业,还真需要勇气。此帖一出,立即引起热议。

  对创业者来说,首先要跨过资金这道坎。一旦资金紧张,决策就会畏首畏尾,很多想法难以实施或者不敢实施,好机会也擦肩而过。面对资金门槛,很多有创业念头的中产停下了步伐,而已经创业的白领也随时会面临因周转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

  王辉是南京大学博士生,也是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去年创办公司,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均为南京大学在校博士生与硕士生。

  说到公司的未来,王辉虽踌躇满志,但也清楚资金不足是公司发展的最大阻碍:“我现在技术没问题,就是因为缺资金,生产能力上不去。目前我做的还是公斤级订单,有过吨级订单的机会,但是很无奈,我没那么大的生产能力,眼睁睁地送给别人做了。”王辉坦言,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各级政府和学校能对他这样的创业群体提供专项资助,或是有正规的融资机构给他提供贷款,总之让他能“借”到创业资金。

  除了资金困难,白领创业的实战经验也比较欠缺。有些人在创业时并未考虑清楚自己的优势、擅长的领域,为了规避资金劣势,或者放弃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者光凭想象、冲动做事,结果一败涂地。

  在某政府部门工作的王东对创业既爱又怕:“大城市里生活压力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收入不够用。”王东说,为改变这一窘状,去年他尝试着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餐厅。由于平时还要忙单位的工作,再说自己也不懂经营,所以他只做了投资人。但王东挑选的经理并不胜任这一工作,半年之后,王东的餐馆因为顾客过少、管理不善而关门大吉。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认为,能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吸纳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是中产阶层的重要来源,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但不少创业企业反映,当前企业纳税和缴费压力较大,成本不断攀升;一些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创业壁垒仍然存在,劳动者创业领域受到限制;一些地方行政监管不规范、不透明,多头收费、乱收费的现象仍有发生,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负担较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基础,如何才可打牢?

  如果不能遏制财富向少数富裕阶层过度集中,不仅会增加贫富间的差距,也不利于中产阶层的成长与发育。在社会学家看来,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主体,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社会应当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会稳定、健康。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