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隐形”的庞大“抢房团”在3月份的最后4天突然现身,在上海、北京、杭州、宁波、南京、重庆、成都等地大量抢购新房,制造了多个“日光盘”之后扬长而去,让这些原本供应充足的城市大闹“房荒”。
中房指数院4月6日发布的报告反映了这些“抢房团”的成绩:上海
多城将闹“房荒”
3月最后一周,上海、北京、重庆、深圳、杭州、南京等18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突然较前一周激增近百万平方米。其中,上海、宁波、苏州等城市的成交量激增60%以上。多个城市的可售房源大幅减少。
上周,上海成交住宅50.95万平方米、5029套,比前一周分别大幅上涨62.1%、65.05%,创造了201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并且超过了2009年的周平均成交量。大幅上涨的成交量,令上海的新房库存再次大幅下降。截至4月4日,可售住宅套数和可售住宅面积分别为32789套和470.68万平方米,较前一周分别下降4.51%和2.64%。
和上海的情况相似,在3月份一度出现零供应的宁波,最后一周成交量涨幅超过8成,目前的新房可售面积处于历史低点,仅为507.6万平方米,较前一周下降超过一成。
另一华东城市南京目前仅有21000多套可售房源,创造了库存的新低。当地市场分析人士说,考虑到上述21000多套房源中大部分都是尾房,或者房型、位置比较逊色的房源,从上周的成交量来看,4月份的新房供应量未必能满足购房需求。
北京上周的成交量达43.09万平方米,创造了2010年以来的高位,这一成交数字比2009年39万多平方米的周平均数字高出4万平方米。和北京一样,深圳的成交量也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最高,达9万多平方米。
四个一线城市中仅广州的成交量出现下滑,较一周前下跌了14%,但仍然高于2009年的周平均成交量。至于重庆、武汉、成都等二线城市,更是连续三周保持成交量上涨。
在成交量创新高的情况下,各地库存房源量大幅下跌。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3月重点城市商品房可售量普遍下跌,厦门下跌幅度最大,环比下跌12.32%。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商品房库存环比下跌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