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竞买保证金比例的提升,此次“国19条”还对土地成交之后的付款期限作出明文规定。据记者了解,福州现行成交地价付款方式,是要求竞得人自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60日、120日、180日内分三期(比例为50%、20%、30%)支付土地出让价款。相比新政,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首付款从两个月内支付50%缩短为一个月。
对此,上海新联康福州公司负责人林运晖指出,20%保证金、50%首付款等拍卖门槛的提升,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新政出台后,企业现金流将成为各个开发商买地时最为重要的前提。这也促使开发商受资金压力增加的影响,需要权衡现有楼盘销售回款进度与欲购储备地块开发进度之间的关系,购地时将更为谨慎。
关键词2 调结构
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确保上述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要严格控制大套型住房建设用地,严禁向别墅供地。
调节住房供应结构显然成为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新重点,“国19条”中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户型住房的提法颇为引人注目。
实际上,早在2010年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
国广一叶·天知营销策划总监陈洪兴表示,“政府之前对保障房所占比例一直都有强调,这一次只是重申了它的重要性,还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部分业内人士也提出,国土部门虽然限定了土地的供应比例,但对“保障性住房”“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大套型住房”等概念并无一个明确界定。同时70%的总和当中,各种类型住房的比例也未明确分配,因此上述政策的落实,还有赖地方政府的配合与相关细则的出台。
关键词3 治囤地
今年3月至7月,将在全国组织开展对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的专项检查。检查重点是:房地产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用途,违规供应土地建设别墅,违反法律法规闲置土地、囤地炒地等。
“国19条”的核心思想是规范房地产商拿地行为,整治“囤地”“炒地”。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次新政尤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对开发商的“囤地”行为提出了具体的监管处罚措施,包括实行开竣工申报制度、建立诚信档案、限制拿地等措施,都将对开发商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一位福州地产业内人士更坦言,对闲置土地的处罚办法其实早在前几年就已出台,但一直没有切实执行,原因是开发商拿到土地后,有时因为拆迁问题或者配套未跟上,开发进度有所拖延。他指出,此次“国19条”明确了针对房地产用地的专项检查时间表,无疑将迫使手中有地的开发商加快开发进度,从而加大供应,长期来看,将对抑制高房价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