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针对高房价的讨伐声言犹在耳,来自国土资源部的19条土地新政已率先落地,直接将对楼市调控的焦点转向土地。
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套型商品房、提高土地竞买保证金和首付门槛、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究竟这一系列土地新政能否发挥出重要的调控作用?又将对福州楼市走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政
“国19条”出台 掀起土地调控风暴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整治房地产用地的专项文件——《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国19条”),全文包含19条土地新规,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商品房用地出让、打击囤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其中,开发商今后在拿地时一律按照底价的20%缴纳保证金;成交后,需在一个月内缴清成交额50%的首付款;70%供地用于保障性和中小户型住房;建立房地产用地开竣工申报制度;今年3月至7月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等几个条款,被认为是政府全方位加强土地市场监管的“信号”。
“国19条”出台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政在延续去年底以来“国4条”“国11条”调控精神的基础上,对土地出让的各个环节制定了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要求,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又一记重拳,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风暴已然掀起。
解读
关键词1 提门槛
竞买保证金不得低于出让最低价的20%。土地出让成交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出让合同,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福晟集团副总裁何建华表示,“国19条”中最具直接影响力的是土地出让门槛的提高,“福州之前参与土地竞拍的保证金在10%左右,新政将保证金提到20%,抬高了开发商拿地的准入门槛,一些缺乏融资能力的中小开发商将面临考验,而对资金雄厚的品牌房企来说,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