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急等结婚的儿子踅摸一套二手房,58岁的蒋贵林(化名)差点儿跑折了腿。跟着房产中介的销售人员走街串巷,一个星期看了不下十套房子,终于相中了一套地段、价位都还算合适的;接着又得跟房主砍价,软磨硬泡了一中午,才勉强减去了2万元钱。眼下总算该签约了,老蒋死握着笔,却突然下不去手了。
让他悬崖勒马的,是销售人员向他出具的一份清单,那上面列出了他买房所要缴纳的各项费用:契税、土地出让金、中介信息费、评估费……有个令老蒋感到陌生的字眼混杂在其中——“代书费”,要价6100元。捏着这张清单,老蒋嘀咕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什么叫“代书费”?怎么就那么贵呢?
数额
全北京去年收了15亿元
带着老蒋去看房的是链家地产的销售人员。那套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坐落于朝阳区,6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居,双方商定的成交价是122万元。按照这位销售人员开列的清单,老蒋要以成交房款0.5%的比例缴纳“代书费”。“这是我们行业里不成文的规矩。”销售人员告诉老蒋,“各家中介都是这么收的。”
6000多元钱就这么扔出去,老蒋可不放心。刚好马路对面有家“我爱我家”,他决定到那儿打听一下。老蒋看上的那套房,在“我爱我家”那里也有房源信息,这里的销售人员同样给老蒋开列了一张费用清单,那上面“代书费”变成了“审查代书费”。虽说多了俩字,可钱数都一样,也要按房款的0.5%计算。
别小看这0.5%,老蒋为这事儿请教了一位从事房产中介的朋友,人家告诉他一个数字,惊得他连连咋舌:去年北京二手房成交27.6万套,成交总额高达3147.7亿元。由于绝大多数房产中介都要收取0.5%的“代书费”,照此保守推算,去年北京买房人交出的“代书费”总额就高达15亿元左右。
名目
四家中介给了四种说法
“代书费”到底是笔什么钱?老蒋为此跑了四家中介,得到的解释五花八门。
链家地产的销售人员给出的说法是:“您买房从头到尾这全过程,我们得给您拟定各种合同文本,因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就都包含在‘代书费’里面了。”老蒋对这种解释不太能接受:“你们那儿都是统一印好的格式合同,成本能有多少钱?要是因为写几个字就收6000多元,那这字也忒值钱了!”
“我爱我家”方面则列举了一堆“包括但不限于”的服务项目,除了提供合同范本、签署补充协议外,还包括对买卖双方的资质审查和身份证验证等内容。于是老蒋就更不能理解了:“审核双方资质,确保交易安全,这原本就是中介该承担的义务,何况你们已经收了服务费,为什么还要额外单收钱?”
还有一家中介的收费项目中没有“代书费”,但却冒出了一笔“网签费”,也是按房款的0.5%收取。其负责人告诉老蒋,所谓“代书费”和“网签费”是一回事,都是因为二手房交易必须网签才产生的费用,“我们中介只是代房地局收费,这些钱压根儿就不是我们赚的。”
最后,老蒋还是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名气不大的房产中介,根本不收取任何“代书费”。听他唠叨着别家中介给出的种种解释和说辞,这家中介的负责人只说了一句话:“进了中介的门儿,您就跟上医院似的,人家让您掏多少钱,您不就得掏多少钱吗。”老蒋听出了点儿弦外之音。
官方
从没听说过有这么笔钱
为了避免白花冤枉钱,老蒋拨打了市住建委的便民服务热线。
“我们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代书费’或‘网签费’”,住建委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老蒋,有关部门制定的房产中介收费标准中,根本就不包含此类项目;所谓“代书费”恐怕是中介公司自己杜撰出来的。
针对中介公司告诉老蒋的所谓“代房地局收费”一说,住建委方面也予以否认;至于“因为网签产生这笔费用”的说法,则更是纯属空穴来风。
住建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除了应缴纳的税款外,有关部门收取的费用仅有两笔:10元工本费和80元手续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