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1
信贷均衡投放能否实现?
由于中国的信贷投放在季度之间分布历来不均衡,因此今年信贷均衡投放是否能真正实现还不得而知。
事实上,信贷的非均衡投放主要由银行推动。银行预期年底监管层可能控制额度,年初就抢规模;同时,银行早放贷早收益,对银行自身盈利有好处。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方,跟着银行抢规模,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现实中资金需求还是不能得到完全满足。
今年银行突击放贷的情况仍然存在,信贷非均衡投放的苗头显现。新年第一周银行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人民币,大大超出预期。1月末,坊间传闻商业银行遭银监会“禁贷”。而且包括工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还受到“差额存款准备金”的处罚。
“没有更强的行政命令的话,均衡投放很难实现。”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目前该政策执行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商业银行年初放贷的冲动仍然很强烈。
不过,刘煜辉认为,央行明显恢复行政的额度管理之后,1月份的信贷规模还是有所控制,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在1.5万亿左右。
对于未来信贷投放的走势,刘煜辉说,一季度,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信贷总规模不得超过约2.4万亿,如此一来,前期信贷投放较多的银行势必受到更多的“关照”。
国元证券指出,在银行1月上半月出现放贷冲动后,央行在1月中旬迅速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对部分银行实施差额准备金率,表明了信贷调控的决心。
国元证券认为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为7.58万亿到8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