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与疯狂
土地市场的好坏,也是见证楼市兴衰的一个重要侧面。回顾2009年的福州土地市场,福州的开发商经历着从观望到疯狂的变化。
在2009年5月之前,福州的土地市场依然没有摆脱2008年流拍的阴霾,开发商们一直挣扎在持币观望的困惑中。直到5月6日,福州白马南路原玻璃厂地块的出让,才真正打破这一困局,让开发商重新建立起拿地的信心。当时,群升地产以总价5.64亿元,楼面地价5680元/平方米,成就了2009年的第一幅“高价地”。
随后,市场一路热销为开发商回笼了更多的资金,以及在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助推下,福州开发商拿地的能力不断增强,“不差钱”已经成为开发商们高价拍地的主要推动力。
于是,土地市场就很快进入疯狂的境况。7月6日,融信地产以11.06亿元竞得了原锅炉厂地块,楼面地价达到了8805元/平方米;而12月25日福州市2009年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上,推出的9幅地块,有7幅最终楼面地价都高过“锅炉厂地王”,其中有5幅破万元,另有两幅高于9000元。新“地王”井大路地块的楼面地价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5040元/平方米。
在这场观望与疯狂的转变中,土地市场供求失衡是催化剂。一位本地开发商表示,这种失衡隐藏着诸多矛盾的碰撞。据了解,2009年福州市共出让土地29幅,共计1412亩,但多幅地块是为大企业量身定作的挂牌地,实际留给市场的土地并不多。加上,2007年之后,楼市一直低迷,开发商基本没有太多的土地储备,因此,在楼市盛世中,“缺地”足以让开发商感到恐慌。
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性资本流入,这些资本的参与更是加速土地市场的疯狂,以至于福州土地市场“万元地”频繁出现。
随着未来3到5年,福州开始中心城区1800多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每年都有近60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市,如何平衡土地供应与价格、土地成本与房价、城市扩容与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正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