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正因为如此,中国房地产业界、媒体界,才对“迪拜危机”给予高度关注……
或可以说,对照迪拜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中国与之有着太多的类同,为刺激经济增长,在放任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膨胀和房价上涨等方面,甚至是有过之而不及。
在中国,不但多年来房价一直在上涨,存在房地产等资产泡沫,而且消费品物价在有效需求不够的情况下也一直在上涨,而政府对通货膨胀的重视不够。政府放任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必然造成大量普通老百姓的财富蒸发、资产价值实际缩水。普通老百姓的财富蒸发、资产价值实际缩水,等于是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对老百姓负债,本文作者陈真诚称之为“软内债”。
如果说迪拜在大量地对外负债,而中国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软内债”。而这些“软内债”也是总得要还的,无处可逃,只看是在什么时候如何还法的问题。
对照迪拜危机,本轮资产价格泡沫严重的中国更值得警示,而不应将之看作金融危机“余波”那么简单。尤其是,从迪拜经济对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以及所造成的惨烈后果来看,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更值得我们以之为镜,反思房地产市场,反思放任房价等资产价格上涨、大量投放货币、信贷猛增、通货膨胀威胁日增的经济政策。
商品房空置面积过亿:房价降不降就看政府
多年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已经被视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房价在持续非正常地大幅度上涨,政府政策不但没能有效调控房价,新的刺激政策客观上还在鼓励投资投机购房,客观性地推动房价上涨。如今的房价已经很不正常,但只要政府愿意下决心解决房价问题就肯定可以降下来,也只有政府愿意下决心解决房价问题才可以降下来,但问题是,政府不下这个决心,尽管房地产泡沫已经严重,尽管高房价已经让许多人买不起房而已有大量房屋在空置。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3.9%,涨幅环比扩大1.1个百分点。而截至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1%。空置商品住宅6835万平方米,同比增18%,增幅比前9个月提高3.9%。可1至10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
而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约有七成人在炒房,投资、炒房几乎达到了全民参与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高房价、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消费需求增速在下降。《瞭望》新闻周刊最近刊登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的文章,总结中国经济面临的六大方面主要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其中“五”是:房价继续升高,超出工薪阶层可承受的水平,严重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觉得房地产投资还不够,政策刺激的力度还不够,房地产消费还被刺激得不够,好象看不到不正常的房价上涨、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等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所潜伏的风险,而只看得到房地产在短期内可能拉动经济增长。
迪拜危机的积极意义:让中国没能成为第二个迪拜
好在,在中国即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前夕,发生了与“迪拜危机”,出现了一个有关房地产等资产泡沫破灭的鲜活案例。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也许,将来有一天会看到,“迪拜危机”的一个积极意义,就在于让中国没能成为第二个“迪拜”。
这是因为,应该说,“迪拜危机”足可以对中国起到可能迟到的警示作用:中国经济应尽快摆脱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中国政府应该重新审视相关经济政策,有必要出手以有效打击房地产等资产泡沫,打击盛行的投资炒房,打击房价上涨。否则,疯狂的房价上涨、严重的房地产等资产泡沫,不排除让中国成为第二个“迪拜”的可能。
无疑,总有一天,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最终缺乏有效需求、缺乏阶段性上涨空间之后,房地产泡沫必然会破灭,过高的房价必然会回落,而且不排除象迪拜那样大幅下降的可能。到时候,尽管政府等有一万个不愿意,但都可能无力回天。
虽然政府一直在强调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但事实上房价一直在大起,却不见大落过。在将来的某一天,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政府既然一直不能阻止房价大涨的政府,难道就能逆经济规律地阻止房价大落么?目前约有七成人在炒房,如果不能阻止房价大跌,投资者投资的房地产价值估值大幅度下降,那么,又会有多少亿炒房资金被蒸发?会是浙商在迪拜被蒸发掉20亿的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