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
4水景败笔
选择水景,需警惕水景变"水患"
2007年,喜欢亲水的小刘被城东某楼盘的一则广告所吸引---"成都最大的亲水社区"。据介绍,该小区水景面积宽达10余亩,各种各样的水景应有尽有。然而,交房入住不到半年时间,小刘发现小区池塘里的水开始发臭,此后开发商基本没换过水,当初美丽动人的水景反而成了小区景色的一大败笔。尤其是到了夏天,死水更是奇臭无比,所招惹的蚊虫更是令人难以忍受。
专家点评:成都市水资源专家表示,上世纪9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现代水景住宅设计之风,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枯竭和短缺已被发达国家所抛弃。然而,近两年成都却涌现了大打"水"牌的楼盘,水景成为不少开发商的营销利器。但事实上由于很多水景项目设计上比较"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源问题。水景应当是一种点缀,希望购房者在选房时要尽量考虑周全,对耗水量较大的楼盘更要慎重。
教训
5"入户"误区
入户花园,要注重美观适用
2006年8月,杨先生在选房过程中得知,购买带有入户花园的房子当时非常流行。根据朋友介绍,他来到城西某大盘看房时发现,这个楼盘基本上每户都设计了宽大的入户花园,便当即买了下来。在当时看来,入户花园最大的益处是入户前在入户门与客厅之间形成过渡,使客厅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增加了家庭的私密性;将花园带入每户居室内,出门或回家前都能欣赏花园美景。此外,入户花园还能享受半赠送的面积。
然而,当杨先生收房装修后问题就出来了。首先,入户花园装修异常讲究,给植物浇水时极易渗水,浸湿楼上楼下的带电线路,容易酿成安全事故。同时,湿景的水难以自动循环而易于招惹蚊虫,滋生细菌。其次是入户花园光线较差,无法给花草供应充足的阳光,但植被和花草却非常讲究。再次是中小户型的入户花园往往不具足够的宽度,放鞋、雨伞等物后很拥挤,行走不太方便。此外入户花园改造带来的质量隐患也让物业公司大伤脑筋,随着楼龄的增加,隐患是不堪想象的。
专家点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赵擎夏教授称,入户花园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深圳、广州等沿海一带,此后逐渐吹入内地,2002年出现在成都楼市。然而,成都平原位处盆地,光线及日照都很有限,并不适合做入户花园,尤其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入户花园太浪费面积。这种户型在功能上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当前这种户型已不新鲜,提醒购房者慎买入户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