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一季度楼市成交量骤增,同时新增供应量相对较少,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6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现在只是消化库存,却出现新盘供应紧张的情况,原因并不在土地、房产供应跟不上,而是因为政府与开发商的随机应变。
从房地产商前两年的拿地情况来看,2008、2009年应该处于房地产开发高峰期,目前处于去库存化阶段,房地产商拿的土地足够消化三四年,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去年房地产大肆扩张造成的现金流危机。
关键是政府给予了房地产商喘息的时间。从广东省托楼市出台的15条,就有相关条款,"对在2008年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确实无法按时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项目用地,由土地使用者申请并经当地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延长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延长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这既是刺激土地交易,也为2007年拿地的开发商打擦边球提供了空间。以至于王石抱怨,短期有助于稳定楼市,但其中的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措施,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事实上,政府救市让一些房地产商可以渡过难关,现金流充裕的开发商进行兼并的空间相应小了很多。潘石屹等人的转向,无疑是搭准了政府想保持房地产稳定,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