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全国楼市普遍出现了一个“小阳春”,被开发商称为“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婚房需求则是支撑这部分刚性需求的主力军。据国内某大型网站调查,近七成网友申领该网站派发的“购房消费券”是用于购买婚房。然而,业内人士建议婚房购买者:在这个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房地产前景充满变数的时期,积极而理性地购房,也许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挺得过开发商,挺不过媳妇
“眼下买房的,除了想结婚的就是有钱没地方花的”,去年10月在网上大力号召“一年不买房,憋死开发商”的某大学研究生李杨本来有着30多位拥趸,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不买房联盟”土崩瓦解,人员散去大半,该买房的买房,该装修的装修,李杨生气地称那些急于买房的“不坚定分子”为“憋不住的刚需”。
“没办法,挺得过开发商,挺不过媳妇”,在长春一家媒体工作的小钟说。小钟一年前就想买房,当时南方一些城市房价已经开始下降,小钟也加入了观望的队伍。一年过去了,期望中的下降并没有明显出现,曾经相中的两套房子先后被人买走。小钟本来还想再等等,看看房价有没有可能降,可是女友不想等了。小钟研究生毕业两年,已经28岁,家在外地,女友小他两岁,也已经26岁,本地人。在东北,这个年龄确实不小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能因为等房子降价耽误终身大事”,小钟的女友说。
毕业4年的王宇飞表示,“赶到那儿了,不买不行。”他和女友家都在外地,今年女友大学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如果不买房子,他就得把女友带回四人合住的单位宿舍。女友本来想租房的,可是王宇飞决定买房“不买房子,户口没地方落,将来孩子出生了,要上学,涉及学校,既然早晚都得买,早买早省心。”
家在外地的年轻人,房子是必须买的;家在本地的年轻人,也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小徐和男友家都在长春,尽管双方父母家都很宽敞,两人仍然决定合力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小徐的男友认为,“男人没有房子就没资格娶媳妇”,小徐认为,“结婚是一个美好而幸福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买房子、装修,虽然每一步都很辛苦,但是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