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房价,也许能开拓新的思维。最近,北京社科院的社会发展蓝皮书受到以任志强为代表的开发商的攻击,主要原因是这份蓝皮书以房价收入比来界定中国北京目前房价过高。从市场层面来解释,这个观点本身无大错。但是,任志强们硬要纠缠北京的房子是卖给全世界的,和北京市民的购买力无关,那也没有办法,因为北京确实取消了限外令,确实有境外和市外的一批人在北京买房子。
北京社科院仅仅拿北京市民的收入,作为衡量房价高低的标准,是不太科学。那么,以什么来给北京房价确立一个标杆呢?任志强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你是拿纽约市民的平均收入还是拿台北市民的平均收入,来界定北京房价呢?似乎都不合适。如果拿全球人口平均收入来界定北京房价,任志强们还是不同意。算了,建议北京社科院退一步,请任志强们拿出一个北京房价的参照标准。凭任志强那点能力,我想他也拿不出来。
我只能为北京市民感到悲哀。作为一个市民,作为这个城市的主流人群,其主体意识是多么淡薄。当然,中国公民的主体意识淡薄,不仅仅只是北京。但我觉得北京市民应该站出来,告诉全世界,北京就是北京市民的北京,北京的房价理所当然应该以北京市民的收入来衡量,任何企图用其他群体,不管是外国人的收入还是山西煤老板的收入,都不能取代北京市民的收入对房价的认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市民主体意识觉醒的一天,就是北京房价大跌的开始。什么境外市外的官僚、权贵、富豪、买办等等,统统滚他妈的蛋。
北京社科院认为,北京房价2010年会整体下降,还基于北京市政府兴建的社会保障性住宅整体上市,上市的步骤和数量不详。不过,如果依托社会保障性住宅来调剂房价,主要看供应总量之比,目前,北京一年销售住宅2000万平方米左右,如果社会保障性住宅能推出1200万平方米,则房价至少下降30%,如果只能推出现在计划中的900万平方米,大约影响房价20%。用社会保障性住宅调剂房价,也是全球许多城市的通行做法,当年香港政府只是宣布推出8.5万套公屋,香港房价当年下跌60%。所以,社科院的预测,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