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也提出,假按揭的盛行还与“住宅更名”的放宽有极大的关联。大致在2006年4月至2008年11月,福州相关职能部门为了肃整楼市,要求住宅做了产权之后才能更名,手续比较繁杂,这样一方面杜绝了炒房兴盛,同时也让开发商假按揭成本提高,因为做产权之后更名,属于二手房交易,假按揭成本增加。而今,因为楼市转淡,这个从严办理又有了空间。因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有关职能部门对“住宅更名”有更多监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假按揭。
至于普通购房者,一方面购房要货比三家,避免盲目从众,另一方面还是要购买品牌,风险相对较小。最后,如果当个人资信证明被开发商利用时,要质疑、投诉。而当开发商打出“零首付”的招式时,购房者要量力而行。
假按揭:三种模式
假需求。这种假按揭危害最烈。开发商用虚拟的购房者,如其内部员工、关联企业员工充当购房者,把卖不出的房子“卖了”出去,从银行直接套现。如果开发商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那会出现断供、烂尾。
假证明。这种假按揭最普遍,许多人为了买房开高收入证明,由于传统上中国民众重储蓄轻消费,基本上不会过度消费,因此,风险并不大。
假售价。这种假按揭最隐蔽。目前市场上基本上有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一种是与假人头相结合,开发商故意把售价定得非常高,从而可以从银行套取更多的按揭款;另一种方式则是采取垫首付、免首付、借首付等各种方式,减少购房者首付金额,降低购房者购房门槛,从而在实现降价销售的同时,却可以从银行套取更多的按揭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