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楼市趋势趋势二:税费继续减免,降息逐步放缓
一是购房退税,减免营业税提上日程。
1998年,中国刚刚启动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之际,为启动楼市消费,上海出台并执行了购房退个税政策。按照当时出台的系列文件规定,在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在上海购买商品房的个人,可享受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扣除。但此项政策不长时间便遭搁置,其中一个观点认为,高收入群体缴纳个税金额高,因此获益更多,一定程度上是鼓励了高收入群体买房,多少有些不平等。目前,国家减税已达到一定深度,实施购房退税可以避免重复纳税,进一步刺激消费,并且这种做法也符合国际惯例。
2006年开始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短期的炒房行为。国务院出台房地产调控的“ 国六条”,其中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 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此后不久又以5年期为限开征个人所得税,这样算下来一套不满5年上市再交易的房屋将缴纳营业税5.5%、个人所得税1%、契税3%、土地增值税1%、印花税 0.05%,占到一套二手房交易总额的10.55%。而在一手房交易过程中税费相对降低,购房者只需交纳1-3%契税、2%公共维修基金、0.05%印花税。但是一般情况下,购房者是在购房房屋后两到三年内才能申办下产权证,而两税的征收是以产权证的等级日期为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屋的正常流转速度。二手房市场作为房地产三级市场,对房地产二级市场价格也就是新房房价具有分担作用。一个比较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比较均衡的市场。目前看,二手房市场税收过重已经影响了房屋再次流通,没有区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投资与自住的需求,忽视了二手房市场作为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主要购房渠道的作用。
因此,盘活二手房市场,应该减免上市交易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建议采用梯次征收,或者按增值收取的办法,这样虽然单套住宅的税收减少了,但市场活跃了,税收总量依然可以得到保证。
二是降息还会继续,但幅度趋小。
我国上次降息周期从1996年5月开始,到2002年2月终止,持续五年多,共计降息8次,基准存款利率由10.98%降至1.98%,累计下降9个百分点。最近一次升息周期从2004年10月开始,终止于2007年12月,历时三年多,累计加息9 次,基准存款利率升至4.14%,累计提高2.16个百分点。
从美国情况看,上一轮降息是从2000年5月开始,到2003年6月,历时三年,美联储总共13次降息,联邦基准利率从6.5%降至1%。最近一次升息是从2004年6月开始,至2006年6月,历时两年,经过17次加息,联邦基准利率升至5.25%。
我国本轮周期降息已达4次,基准存款利率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降至目前的2.52%,若以 30年以来1.98%的最低点衡量,还有0.54个百分点的空间。美国最新一轮降息是从2007年9月开始,至2008年10月29日时,累计降息9次,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
综上所述,我国每次加息或降息周期,一般需要三到五年左右的时间,经历8-9次左右调整。那么,本次我国的降息刚刚开始4次,估计最早的触底时间应该是2010年,而明年应该还会有两次左右的降息过程,但幅度会趋小。
三是人民币贬值谨慎进行,但会进一步影响消费信心。
目前,政府为了阻止出口贸易的急速下滑,几乎动用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减税、降息等所有的政策工具。然而,提高出口退税率对改善出口的影响毕竟有限。另外,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仅仅靠扩大内需保增长也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拯救国内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就不得不将扩大内需与提升外销能力两手抓。因此,人民币贬值成为应对出口危机的最后王牌,它将会保证多数企业的利润空间,避免它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减弱,对我国经济保增长的意义同样重大。
但是也应看到,人民币的贬值,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国内的地产投资:一个方面,国外热钱看低中国地产的价值,抄底楼市变得更加谨慎,同时本币也将重估地产价值,影响房价;另一个方面,货币价值的缩水会进一步影响消费信心,使增加储蓄变得相对积极。因此,人民币的贬值会在极为谨慎的状态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