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度过寒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十三条”对推动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它只是小范围内循环,对拉动整个地产不会太明显。
记者最近在网络上搜索房地产相关信息,发现大约有80%的网民对近期地产业并不看好,网民们认为地产业过两年才能全面复苏。记者还了解到,杭州等一线城市虽然房价下降幅度不大,但成交量极小,很多人仍在持观望态度。曾经被许多人痛骂的温州炒房团,近一年来也在明显减少。
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的温州老板郑先生,在北京、上海、温州购买了五六套房子,每月还贷累计6万多元。虽然有满肚子的苦衷,但他对记者表示,地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是乐观的。
地产业面临严冬,开发商普遍遭遇资金困难。一些有实力的开发商在积极囤积房源与土地,坚挺到新一轮地产热潮再抛售;中小型开发商贱卖曾经囤积的土地和房产,着急回笼资金,以解资金断链的燃眉之急;尚未进入地产的企业,或仍持观望态度,或打消开发地产的念头,去投资别的获利更大的产业。
北京天鸿地产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们正在勒紧腰带过苦日子,近几个月来,该公司员工的工资和奖金都在大幅度下调,在全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时候,谁挺过了难关,谁就是胜者。
河北一家地产公司的总经理陈先生也认为,目前的衰退期起码还要持续两年。现在正是地产业优胜劣汰的最好时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冷静观望,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