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数据还没有出来,通常是1~2年调查、更新一次。”当被问及2008年北京的人均居住面积时,前述北京市建委的官员态度十分谨慎,“毕竟这关系到有多少人在买二套房时可以享受优惠,我们也是看到这个政策不久,也在研究。”他说。
不过,他以个人意见认为,从2006年~2008年北京房地产开发量在总的趋势上是上升的,不出意外,如果明年再次进行相应调查,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应该有所增长,而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则意味着有更多的购房者在购买第二套房时,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变相降低第二套住房信贷政策的门槛。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经投入巨资,在全北京范围内展开住房普查,以摸清北京最为基础的住房情况,在这个调查结束后,包括人均居住面积,都将重新调整。而自1996年以来,北京历次住房调查在人均居住面积一项上,都是逐次增长,越来越多。
门槛功效
与此前地产界普遍期待的二套房贷全面松绑不同,这一次国务院的政策调整由于附加了“平均居住面积”的前提,其力度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显然,希望楼市向好的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都不喜欢这样的“设限”,而这恰是地方政府试图调高人均居住面积的原因所在。
“我个人认为,如果按照既有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那些房改房、危改房的拥有者,这些房产的户型面积相对较小,首套房的面积大多数低于平均居住面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