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应市而生把控项目
为何要引进商业管理公司呢?魏然称,商业管理公司可谓应市而生,这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必然阶段。在福州商业地产的发展应该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阶段,开发商建好项目,产权分割后出售,此后商业行为与开发商无关,商业的好坏全凭市场调剂,有点儿自生自灭的感觉。
第二阶段,则是投资客开始关注回报率,开发商亦想盘活局面,但大多数开发商缺乏对项目的整体控制力,散户自身调节的经营风险很大,出现了许多失败案例。甚至有些开发商承诺“售后返租”等,但由于监管不到位、招商经验不足等,出现了无法保障投资客利益的行为,以至于变相融资等,因此,国家明令禁止售后返租行为。第三阶段,则是地产发展至今,不少开发商已从竞争激烈的住宅开发转向利润较高的商业+住宅的地产综合体开发,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资客都非常关注商业地产的长期性,如何正确地定位商业地产、更好地规划商业地产、成功地运营商业地产,成为品牌开发商最为关注的事情。
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与房地产开发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开发商懂得房地产开发,却不一定懂商业;做商业的人,只懂商业,也不一定懂房地产开发。因此,这些年,在商业地产项目中,有的案例成功,有的不成功,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而对于商业地产而言,有三个过程:一是开发行为,即开发商开发项目;二是投资行为,即项目分割后,投资人的购买行为;三是经营行为,即承租人租赁商铺。三个过程中,涉及的人、事和责权利颇多,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协调者。
因此,商业管理公司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魏然称,一个好的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能够按专业水准提出方案,调查、分析项目的立店环境,能在商业业态上把握项目的规划、定位,充分了解当地零售、消费市场状况,有着良好的把控项目招商规划、整合、运作能力等等。
2缩短市场培育期
“在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运作下,一个商业地产的市场培育期会大大缩减”,群升置业总经理肖斌称,这对商业地产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投资客的消费信心。
传统的商业地产项目,要想兴旺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要走一段弯路。以中亭街为例,传统的中亭街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古街,然而,中亭街在2002年重新开放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空置率高达60%。中亭街的负责人坦言,在最初的两年,中亭街的压力非常大,在2004年,中亭街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契机,引进了国美电器入驻,随后苏宁、永乐等家电巨头相继进入,这极大地刺激了福州人的消费力,带动了中亭街的人气,而中亭街也从此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即主业态应以专业市场为主,前后历经了5年。再以中洲岛为例,亦在2002年开街,至今仍处于定位不清的状态,最初的定位为旅游、休闲街,后来因招商不成功,调整定位为香港CEPA城,最终仍因为招商不成功,不了了之。
去年,中洲岛对外宣称海峡服装批发城,但仍未能让中洲岛“起死回生”。
究其原因,仍是商业地产项目前期规划、定位不明,以至于市场培育期无限延长,甚至夭折。“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前期就要介入”,肖斌称,它对开发商的商业地产项目要提出可行性建议,甚至着手整合合适的商业资源。例如,大型综合商业的ShoppingMall,一般都配置有主力店,而且这个主力店的招商至关重要,有些开发商会根据主力店的要求来规划项目,不同的主力店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这些,开发商都要事先洞悉,否则项目越深入,后期的招商困难就越大。因此,开发商不应盲目地建设开发,应该先招商,让懂商业的人在开发前期加入进来,哪些地方该如何走线,该设计什么样的结构等,这样项目比较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