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局长李永杰告诉记者,按一亿元GDP增长需300亩土地计算,山东今年计划新增60万亩建设用地,而国家批准的只有22万亩用地指标。河南GDP发展计划需要45万亩的土地,但按照要求国家只给17.5万亩。两省用地缺口都在1/3以上。
尖锐的土地供需冲突,为土地监察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常嘉兴对5月份以来持续高涨的招商引资热度不无担心,特别是那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
武汉局的有关干部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不断表示,用地压力实在太大,一些地方的用地计划指标已经吃紧;有的省为弥补交通落后对经济的制约,今年开工了多条高速公路,这必然加剧土地供需矛盾。此外,承接产业转移,也造成较大的供地压力。东部的情况同样紧张。上半年广东GDP涨幅有所回落,就有人认为是因为没地,很多项目落不下来的原因。
与此同时,近年土地违法也出现新动向,比较突出的是违法主体明显下移,违法也更为分散,形式增多,监管难度加大。据多方了解,从违法违规责任主体来看,由市县一级政府主导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乡镇村一级。如东部某省第八次卫星图片执法检查中发现,农村建设违法用地宗数占到全部违法用地总数的42.3%。一些地方基层党委政府知情、默许、纵容或支持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乡镇基层政府通过“以租代征”的形式违法占地,又绕过了土地审批,使上级政府难以及时掌握违法占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