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9月,楼市的情况依然不乐观。统计数据显示,在绝大多数城市,居高不下的成交价格与持续低迷的成交量严重倒挂。上海8月份一手商品房更是以略等于去年同期三成的成交量而惨淡收场。在9月之前,绝大多数的开发商还在寄希望于坚挺价格,等待借助“金九银十”的机遇咸鱼翻生,但是显然这个想法多半是要落空了。
但是,在万科给房价撕开一个口子之后,目前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经过了由彷徨和多方博弈衍生出的“磨合期”,在“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神话被打破之后,看似固若金汤的各地房价或许如多米诺骨牌一般逐个下跌。
降价动了谁的奶酪?
“是不是前期买了魅力之城房子的业主损失就不再弥补了?”打折当日,有业主开始对万科方面提出质疑。
“房子和手机一样,都有可能跌价。”万科杭州公司新闻发言人吕萍无奈回应称,“每个行业都有低潮,我觉得大家应该理性对待每一个行业。”快速回笼资金被这家地产企业看作生存之道,但是“降价”之后,他们的意图便立刻被多方曲解了。
显然“直降20万”的最终结果依然挑战了前期业主的神经。记者通过之前的销售记录了解到,该楼盘去年8月份的售楼均价就达到8200元/平方米,并于今年5月份一度提升至1.2万元/平方米。此次折后该楼盘现价仅有8500元到950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凡在去年8月份之后购买该盘业主的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事实上,类似的“负面效应”在一些地产公司于其他城市展开促销活动后也同样显现,他们甚至在“降价”之前都会对最终效应有所预估,却依然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