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深圳房价下跌,许多人发现房子价值出现缩水,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一些房主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房子"断供"曾在美国引发次贷风波,牵累了全球经济。同样是"断供",这次是否会导致我国的房贷危机 呢?
最近几个月,深圳地区房价跌幅明显,有些楼盘价格的跌幅超过了首付,使未付款项总额超过了目前的市场总价,于是出现了"断供"现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深圳楼市的"断供"现象给予了广泛关注。
从广义上讲,只要按揭借款人不再向银行偿还剩余按揭贷款,就是"断供"。按揭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按揭的客体可能是房产,也可能是汽车等。导致"断供"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借款人由于经济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贷款,也可能是支付愿望发生改变,如市场变化、抵押品市值不足以偿还剩余按揭贷款而选择"断供"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实"断供"是一直存在的。它会产生多大的经济影响,要根据发生的行业、范围、程度来决定。
应当指出的是,当前我国房地产领域出现的"断供"现象,不会导致"中国式次贷"或"深圳式次贷"问题,也不足以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这可以从量、度以及诱发因素等多方面予以分析:
首先,当前出现的房屋"断供"现象,主要集中在深圳个别区域,涉及的"面"比较窄,涉及的"量"比较小。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5月末,深圳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为0.67%,比年初略微上升了约0.04%。可见,当前我国房地产领域出现的"断供"现象,虽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形成普遍性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