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阐述完自己的“百日剧变”论后,笔者请潘石屹预测“再过一百天楼市何去何从,最坏结果会怎样?”对此,潘石屹回答显得比较乐观:“我个人相信,再过百日,目前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说兼并就是解决办法的一种。”他建议说:“各方都要保持理性:开发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地方政府要做自己该干的事,特别是重合同守信用;购房者特别是网民,要学会理性对待问题。”
剧变要化解,开发商的资金链是关键。在这一点上,潘石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都是导致成交量下降,造成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重要原因。但潘石屹强调,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疯狂拿地造成的恶果。“去年销售挣了3万亿,结果买地又花了3万亿,因此资金链紧张是正常的。”潘石屹建议开发商要实际一些,除了盼望政策自身也要制定切实的策略如联合开发。“我们公司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期间只拿了一幅地,还是别人转手给我们的。”
任志强:开发商资金链没有断
2007 年的中国楼市,曾出现了不少夺人眼球的现象,但在业内,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地王”现象。在去年开发商一轮轮疯狂抢地之后,随着楼市风向突转,这些拼杀拿到的天价地块,今年成为不少开发商的“炙手山芋”。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天价地难开发的现状,许多开发商本已绷紧的资金链显得更加紧张。
不过,在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眼里,开发商的资金链并没有断,也不会断,因为应对的措施还有很多。
“ 我打个比方说,用100万去做200万的事情,这叫做紧张;但用100万的钱去做80万的事情,就是绰绰有余了。”任志强先举出了自己的“相对论”,然后接着指出开发商对应的办法。“今年不开发行不行?把地块卖掉行不行?”老任反问记者道,“以万科为例,1-5月实现了200亿的资金回流,如果不继续买地足够用。”为了证明开发商不缺钱,任志强还引出了企业负债率问题,老任指出,这是由于中西方会计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导致的。“我们的算法是不把先期营业收入算入的,直到业主入住收到的钱才叫收入。因此我们说开发商负债70%,而到了西方一算,只有30%-40%。”
易小迪:地价恢复理性是非常积极的因素
“地价下降比房价快,地价恢复理性的价位,这是非常积极的因素。”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可以说是本次论坛中最乐观的一位。对于楼市未来的发展,易小迪的表情明显比其他几位地产大佬轻松。他认为,前面几年特别是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主要是由于受到地价的影响和制约造成的。“地价是追在发展商后面的一条狼,也是房价后面的一条狼。”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全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