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起步以来一直比较顺,房产商卖的基本上都是“顺风房”,房产商不需要营销也不重视营销。即使打广告,80%以上也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是,随着调整期的到来,房地产营销的价值才渐渐得以体现。调整期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短期投资者退出市场,长期投资者不多,刚性需求者重新回到市场消费者主流。这个时候营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把房子卖出去,解决消费者的犹豫不决和提供有益的产品反馈,营销的价值会实实在在得到体现。
未来:信心营销和产品营销
面对市场淡季,房地产营销的价值如何体现呢?陈劲松认为,首先要把握主流市场的变化。目前中国主流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是中国主流置业人群之一的 60后,他们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原来上有老、下有小、双职工等转变为老人离世,孩子独立,空巢期特征显现。传统的60后换房越来越大的观念已经不适用。另一方面是80后逐步成为置业主力人群。80后有非常独到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养老、闪婚、汽车时代等。营销必须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成为产品策划的基础。
“单纯的降价或者打折不一定有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他以深圳东部华侨城的案例进行了说明。今年年初该楼盘采取方法的是暗地里打折,公开的价格表成了摆设,结果根本卖不动。6月份该楼盘重新组织销售后,做到了价格透明,叙述方式也由房价改成了对产品的体验和其附加值,销售得到了明显提升。“要把人们对于价格的敏感转变为对产品本身价值的敏感上。”
“没有卖不动的房子,只是卖多少钱,怎么卖的问题。”陈劲松说,保持信心是营销最重要的制胜秘诀之一。调整对中国房地产意义重大,它使得房产商重新地开始注重产品,消费者心态也恢复到正常,不急于消费而导致经济压力过大。房地产营销也真正回归到基本价值——解决消费者在购买时候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起点上,中国房地产重新进行了整理,下一步发展也将会更健康。所以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期待。
潘石屹:百日剧变论遇到新问题
“百日剧变论后,媒体给我压力很大。今天是第106天,我仍然有很大压力。当时确实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潘石屹在论坛的间歇,这样告诉笔者,他表示:“由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入,自己的预计和实际不太一样。”“我没有想到,许多开发商开始拖欠土地款,这是百日剧变论遇到的新问题”,潘石屹如此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