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的各种调控政策似乎都是这样一种思路,让市场的房价降下来,让市场提供更多的廉价房、小户型房,但实际的结果却并不像政策制定者想像的那样。直到2007年的24号文件出台,才让政府恍然大悟,政府的责任并不能因房价下降而消失,更不能将房价下降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出路,房价下降并不能让穷人变富,房价下降也并不能让穷人买得起住房。
24号文件的出台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民众的观念,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穷人,他们仍然认为房价下跌了他们才能买得起住房,他们仍然坚持打倒了富人穷人就会变富,打倒了高房价穷人就能买得起住房了这种神话。
房价下跌会给社会带来什么?首先是不会给穷人带来任何好处,即使是按现有的制度看,房价的下跌一定会让地价下跌,政府的土地收益减少同时使政府提供城市改造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减弱,也让专门用于给穷人建设廉租房的支付能力下降、市场的投资下降、税收下降、就业下降,严重时会引发消费下降、经济下滑或金融危机,甚至社会动乱与政权变更,那么这一切会给穷人带来的只能是灾难而没有任何好处!
房价下跌也不会给拥有住房的人带来任何好处!房屋增值时产权人的财富会增加,而房屋贬值时则产权人的财富缩水,自然就在负资产的状况下增加了许多烦恼,会减少生产的投资和生活的消费。如同样的房屋在房价发生变化时,其能获得的抵押贷款额减少、融资成本增加、个人的财富信誉下降,必然导致交易成本增加,潜在盈利能力下降。
未还完住房贷款的产权人在住房价格下跌时,并不减少银行的贷款与利息,支付的购买成本不变,但获取的财富却在减值,自然会形成各种精神与物质上的压力。社会上曾有一些自称为是经济学家的人认为只要你自行居住于住房之中,即使房价下跌了也不会变成负资产的怪论,这就如同股票价格下跌时,只要你不割肉,股票的价值就没变一样的愚蠢。正常的市场中股票价格的下跌能正常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内在运行状况的恶化,除非这个企业会重新发展、盈利并具有更高的估值,否则不管你购入这个企业的股票时的价格多少、不管你是否割肉卖出或保留,这个企业必然下滑和破产,会是一种严重的负资产或严重的投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