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楼市动态 > 正文

破解2008年中国楼市迷局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7.25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陈芳 杜宇 朱立毅

  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迷,正是市场步入积极调整状态的信号;夸大调整的危害,鼓吹房地产“救市”则是非常危险的。从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曲线来看,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着一个波动周期。一般而言,越是房地产市场成熟的经济体,周期内价格波动越平缓。而越是新兴房地产市场的经济体,房价波动周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越剧烈。

  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表示,当前开发商确实遇到不少困境,如从紧货币政策将减少按揭贷款,如何应对需求量的变化和资金紧张,面对保障性住房,产品定位如何找准市场需求等,但这些也恰恰表明房地产市场也要进入自我调整和修复阶段,从过热向理性回归。

  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不少专家认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楼市走向理性回归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前5个月完成4万亿余元,同比增长25.6%;夏粮连续5年丰收已成定局……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向好,无疑为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理性回归创造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一系列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给中国楼市逐步走向理性回归带来挑战。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中国住房市场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调整期,去消化前两年形成的价格泡沫,使之回归与经济基本面及居民家庭支付能力基本协调的水平。如果宏观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这个调整期可能还会延长。”

  从历年对楼市调控的过程看,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在内的多种强势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视。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以各种理由的托市行为,将加重楼市不可预料的风险。

  进入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少欧美国家房价回落,一部分热钱开始寻找新的投资区域和渠道。而受奥运会、世博会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境外资金流入逐利,更是搅动了并不平静的楼市,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新的复杂性。

  尽管理性回归之路艰难,但防止楼市的大起大落始终是各方的共识。

  对于楼市泡沫,要一点点挤出。陈长缨说:“房价的暴涨暴跌,对消费者、对行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现在房价逐步稳定,刚性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有助于房地产业获得更为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高房价问题上关乎数万亿元的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涉及几十个相关行业,中间还夹杂着千家万户。这决定了任何过速的“休克疗法”都是危险的,楼市调控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采用“渐进疗法”。专家建议通过不断释放调控信号来干预市场预期,切实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的有效供给,以舒缓供求关系;同时,收紧房贷,让银行缓释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支撑行业作用的日益提升,房地产业的理性回归不止关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房市的大起大落从而成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