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有了二化工厂,在当时还是郊区的莲花山上,有了二化社区、二化医院、二化技校、二化电影院、二化设计院、运动场、5个食堂等。1960年5月1日还建成了铁路专用线。当时有人说是“化工城”。据了解,二化社区有3个区,一区就有34栋楼房;目前,社区有居民2225户,约7000人。
不过,这一切已经不再!市场经济总是垂青紧跟它脚步的人。二化从“第一把交椅”上慢慢地没落,随之,一些新兴产业在福州这座古城里迅速发展、崛起。
前景:二环沿线将不再有工业企业
“其实,随着福州城市的迅速发展,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周边环境矛盾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一位城市规划人士指出搬迁实质。2004年,除了针对群众投诉强烈的污染型企业,福州市已加快整治步伐。按福州市城市规划,二环路沿线的工业企业要搬迁,相关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将搬迁问题尽快摆上议事日程,做好企业搬迁的前期选址、设计等工作,尽快与迁入地的县、市有关部门商谈。
据介绍,结合福州实施“东扩南进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与推进金山、江阴、青口、元洪、滨海、软件园等市级工业载体建设发展,到2004年7月份为止福州已从城市中心区整合、搬迁、关停企业300多家,原先位于市区中心的福州电镀厂、阀门厂、可锻铸件厂等已从市区彻底迁出。位于工业路的福州罐头厂、保温瓶厂、灯泡厂、福建机器厂和位于福马路的橡胶厂、第一化工厂、丝绸厂、农药厂、冶炼厂、东顺鞋业公司等已关停搬迁。污染较重的福州二化、福抗公司正在向湄州湾和福清江阴转移。
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抉择
可以说,二化的兴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二化的搬迁也是福州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陆德雄老人和同代人回忆当时的选址时说,“工厂不能离开城市太远,还必须考虑到生活需要;太近又不行。”其实建设厂区之初,就考虑到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周边环境关系问题。
当时之所以选址这里,除了是郊区外,还考虑到原料运输问题,就选择靠近铁路东站;化工生产需要水,所以这里有登云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