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为难开发商、购房者时,也把自己逼进了困境。
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的一位信贷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个贷的稳定性好、风险不高,一直以来都被视作银行最优质的信贷业务。“即使房价下跌,有居住需求且收入正常的购房者也不会因此断供房贷,真正的担心是来自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这位经理说,只要开发商房子建好并销售出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但如果因资金链紧张造成房子未建成形成烂尾楼,银行的损失就大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原有放贷标准中,一般要求开发企业有30%以上的自有资金,因此只要楼市整体不出现30%以上的大跌,即使收不回开发商贷款,银行也能通过拍卖处置开发商所抵押的项目楼盘来保全资产。
“这只是银行自保的手段,要想不挨饿,银行还得依靠庞大的房地产贷款。”根据有关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放出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总额在1.2万亿元左右(包括开发性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而2008年1~5月份的房贷总额不会超过2007年的40%,这意味着银行房贷营收的大幅下降。”上述工行信贷经理透露。
如果房价快速进入下降轨道,金融市场将面临巨大风险。
银行从紧求自保,意味着开发企业面临“缺米断炊”的局面。
“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无非三个:一是以银行为主的信贷,二是外资基金的投资,三是销售回款。如今,被堵住了两个,开发商的资金链条绷得紧紧的。”星彦地产顾问机构商业部总经理赖翰林分析,为求取暖过冬,开发商似乎只剩降价抛售的华山一条路。
于是万科(000002.SZ)年初全国联动大张旗鼓搞降价潮,2008年1至5月,实现销售金额197.6亿元,同比增长67.3%。而保利地产(600048.SH)2008年前5个月实现销售认购金额66.46亿元,同比增长23.9%。
从表面数据来看,似乎一线开发商的前5个月的销售数据比较乐观。但销售数据的上升却是靠打折促销、销售利润的下跌为代价实现的。相对两家企业的全年销售目标相距尚远(万科2008年销售目标上千亿元,保利地产全年销售目标2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