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进退两难 开发商面临“既压又拉”的尴尬局面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6.30 来源:中国经营报

  王勇是一家全国性知名代理行的项目销售经理,他所在的代理行同时代理着多家一线开发商在不同城市的项目。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品尝门庭冷落的滋味。而就在一年前,还时常有“彻夜排队买房”的景象,那种景象真让人怀念。

  王勇告诉记者,在“楼市急入下行通道”的危言中,楼市的观望气氛越发浓郁,他们公司已经做好“月亏100万、过冬六个月”的准备。

  在本已高度紧张的神经上,每个点的崩溃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房企进退两难银行唇亡齿寒

  “任何风吹草动,我们都可能要开会讨论,商量后市的对策。”王勇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在收集各地楼盘的促销策略和实际销售效果,来评估目前的价位是否“合适”。为了探底,他们在开盘时推出了3套特价房,但实际销售效果却不让人满意。

  一个链条“共生共荣”的逻辑被打破了。

  开发商要求快速销售以实现回款。王勇他们也考虑通过摊薄利润、加大降价幅度来达到这一目的。但这一招数可能带来的麻烦却是开发商不愿面对的:楼盘越降价,银行越难放贷;购房者以为后市可期,观望气氛加剧。最终,开发商不仅难以实现快速销售回款,还会失去在购房者和银行心目中的“信誉”;但是,不降价的话,他们又担心会在弱市中失去先机。“这是一条谁都不能轻易选择的路。”

  在市场直线向上的时候,银行、开发商、购房者坚守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逻辑。可是随着政策调整、房价松动、开发商集体跳水等状况的出现,这种逻辑被打破了。

  一直以来,由于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在银行整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以及它带给银行的利润,开发商和购房者被银行奉为上宾。央行2007年底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例超过30%,成为银行最主要的客户。

  从2007年下半年,国家执行“从紧”政策以来,银行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态度开始变得若即若离。

  这主要体现在银行放贷门槛的提高。部分银行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贷标准提升至: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公司净资产必须达到5000万元、开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贷款需求至少5000万元。“这比一季度的标准要高40%左右。”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无非是为难更多的小开发商。而执行“二套房贷”标准以来,大量的投资客因为利率问题被迫“离市”。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