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关注房贷风险
“负资产”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贷款逐渐引起了深圳银行界的注意。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披露,去年4-7月份深圳住宅按揭贷款涉及金额高达555.46亿元,其中,二手房贷为348.5亿元。
央行发布的《2007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也对深圳银行业的房贷风险提出了预警:第一,抽样显示,深圳市家庭房贷月供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每年均有超过三成的购房者超过40%和45%,还款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第二,目前住房贷款质量较高,但2007年4至7月份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应予以关注。
据深圳多家银行透露,目前深圳的确出现了“负资产”,但不是“爆发式”的,断供现象也是少量,整体房贷质量仍然正常。
6月12日,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公布了深圳金融机构5月份经营数据:个人住房贷款自2007年以来首次录得负增长,余额为2291.85亿元,比今年年初下降了20.95亿;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为13.36亿元,比去年末增加了0.81亿元,不良率为0.58%,比去年末微升了0.04%。
由此引发了外界对深圳房贷不良率是否会进一步浮现的猜测。作为立足深圳的以个人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行长肖遂宁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深发展早在去年6月就将深圳等城市列入红色警报区,停止了一手高价楼盘的贷款,提前规避了房价下跌的风险。房贷更多地集中在二手楼,其特点是小批量、单套、有真实需求,不会有断供情况。肖遂宁还透露,就在最近深发展还对其房贷业务进行了压力测试,情况非常好。
深发展首席信贷执行官李文活也证实,2005年之后深发展新发放的贷款不良率远低于1%,2007年该行个贷增长234亿元,至今资产质量非常好,不良率没有明显变化。
同样谨慎的还有光大银行。去年10月,光大银行就将“调整深圳分行的房屋按揭贷款政策”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与其他地区以示区别。该行规定,深圳地区借款人购买首套自住房的,不能享受90平方米以下首付两成的优待,不论面积是否在90平方米以下,其贷款额度最高不得超过七成。此外,深圳借款人购买第三套或第四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最少不低于合同价或评估价的五成,也要高于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