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龙岗区一手楼价下跌至9072元/平方米,二手楼价下跌至7179元/平方米。而去年4月至12月的9个月中,龙岗区有8个月成交均价在1.1万元/平方米以上,最高峰8月份成交均价为16391元/平方米,即使以1.1万元/平方米计算,相对于目前的二手房价,下跌幅度也达到34.7%,超过了负资产临界点。
面对庞大的月供和冷清的市场,一些投资客只有降价,有的亏掉了全部按揭和之前的月供,甚至还有业主想到买房送车的招数。但随着一手楼低价入市以及不断增多的待售二手房,想迅速变现并不容易。
“虽然尚不能计算出有多少业主处于负资产状态,但是,如果房价继续调整,深圳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负资产’现象。”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总监张伟表示。
负资产源于投机性炒作
在前两年的上涨大潮中,深圳一直是领涨者。从2005年起,深圳的住宅价格一改连续几年稳定在均价每平米5000至6000元的状态,陡然升至均价每平米7000元。2006年8月,深圳市新房成交均价突破1万元,达到每平方米10669元。去年更是以几乎每月10%的速度上涨,10月份达到每平方米17350元的最高价。
深圳楼市今年以来的暴跌可以被视为“挤压泡沫”,前两年投资过旺以及投机性炒作,市场积累起来了大量泡沫。据深圳本地中介机构统计,去年深圳楼市中70%的购房者为投资客,实际购房自住的不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