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惊爆”、“急售”专家指出:低价是假,促销是实,二手房买卖还是理性为好。
“吐血大甩卖”、“惊爆价”、“急售”……近日来,在各家房产中介刊登的房源广告上,诸如此类的字眼时常见诸报端,而由此也引发了不少购房者的关注。到底真是价格降了还是中介玩的噱头?市场上是否已经出现了“抛售”的迹象?不少购房者纷纷打进本报热线咨询。
调查“惊爆价”未必惊爆
昨日(6.17),一正准备购买二手房的市民郑女士打进本报热线,她向记者反映说,原本看上了一套阳光城一期的二手房,房源上方还赫然打着“惊爆价”,但随后打电话详细咨询才发现,其实价格和同小区内的其他房源并没有多大差别,对此,郑女士甚为不解。
在阳光城附近,记者走访了几家中介门店,发现阳光城一期现在的二手房价格基本都在1万元以上,较好楼层或较好位置的,报价多在12000~13000元/平方米,而根据郑女士提供的房源资料,该套房源的均价为11900元/平方米左右,虽然略低一些,但依然属于合理范围之内。“阳光城一期的房源有好几套,均价基本都差不多,和相同类型的房源相比,这套房源的价格只能算是中等,要说是‘惊爆价’,那是不可能的。”中介门店店长答案几乎一致。
实际,郑女士提出的问题并非个案,记者连续翻看了最近一周的房源广告,发现在不少中介公司刊登的房源信息上,“急售”、“超低价”、“吐血大甩卖”、“惊爆价”等字样频现,但如果逐套房源认真研究却不难发现,除了小部分的确是房东由于出国、资金周转等问题低价出售外,大部分的房源还是披着“超低价”的外衣,行“促销”之实。
分析“抛”只是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