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打击“三假”行为,上海采取的做法是一手房销售要采取网上备案制度。
这样一来,银行可以通过查证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信息,来摸清房屋销售的合理价值范围以及开发商的真实销售情况,警惕开发商通过虚高房价更多地套取银行贷款以及通过虚构合同、虚增交易量粉饰销售情况误导银行判断等问题。
在5月初的调研中,银监会有关人士也对上海的这一做法表示认可。
而在防范“假首付”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实地暗访等方式掌握借款人首付款的真实情况,防止开发商降低首付比例或垫付首付款等“假首付”行为。
“黑名单”制度
“最近听说相关部门可能会推出‘黑名单’制度。”前述大行上海分行人士称。
这一做法的核心是基于同业合作,对存在“假按揭”、“假首付”、“假房价”等“三假”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建立“黑名单”制度。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各商业银行也不能姑息“三假”行为,一旦发现房地产企业存在“假按揭”、“假首付”、“假房价”等问题,一律停止向其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同时应重新对房地产企业所在集团进行信用评级,调整授信额度。
针对个人房贷,监管部门要求,首先要坚持贷款标准,向优质的、有还款能力的个人发放贷款;重点支持“首套房”,严控向有多次贷款购房记录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此外,“资产审查、面谈、面签等制度都需要严格执行。”前述银行授信人士称。
知情人士透露,下一步,监管机构将加强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自主安排对房贷业务合规性的现场检查,及时纠正各类规避监管规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