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政策“擦边球”
工业别墅虽然走俏,但毕竟还是新鲜事物,而对于这类物业是否该归为工业物业,业界有不少争议。即使按照公认的定义(工业物业是指在工业用地上所建的物业形态),工业别墅属于工业物业,但是就其用途来看,工业别墅显然比普通的工业物业复杂许多。
从这一点看,工业别墅是脱离工业物业形态的另类物业。
主要是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钻了政策的空子,将产品做成了类别墅或者写字楼。
为什么这样说?据了解,国土部2004年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第四条第四款中规定:“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政策说得很清楚,在工业用地上不能建造别墅,甚至是纯办公楼。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的开发商很精明,他们先是完全按照工业厂房的建设要求来立项报批,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又转向“高性价比”的“工业别墅”。即使上面追查下来,他们也会“狡辩”:这不是纯办公楼也不是纯别墅,其中有生产用的配套设施。
显然,工业别墅还没有正面触及到相关政策,还是可以合理地存在,并继续受到一些企业的热捧。有专家指出,这是开发商在盲目追捧商业地产。当然专家们只能叹息:工业地产市场也有待规范。
像这样的工业别墅项目,以上海的南汇区、浦东区、奉贤区居多。记者了解到位于上海浦东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售价在800万元/套。项目在推广时,以总部园区名义出现,外型则做成商务别墅,但对外称该产品是工业项目。
这明显是在工业项目的遮掩下所打的“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