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灾面前,爱心本不分大小。不过,想想传说中台湾最抠门的台塑老板王永庆的大手笔,再对比万科自认为“非常合适”的200万,网友们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在地震救灾中,王石和万科一刻都没有停,无论是从公司治理还是从该公司的反应速度来看,灾难后48小时的万科和王石的反应都还算是合适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在当时都不是公开信息,大多数的网友和媒体只看到了“沉默的万科”。“捐款门”固然源于王石的出言不慎,却是万科危机公关处理不当的一次深层反映。
相对于“捐款门”带来的信用危机,王石在“股票门”的做法就要漂亮很多,在事件发生仅仅七个小时的时候,王石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万科董事长,深表歉意》的博文,向公众解释事实真相,并随后把所有赢利投向慈善。正是这力挽狂澜的言行,使万科和王石重新赢回了公众的信任,并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曝光度。
同样捐款一亿,王老吉在爱国热情高涨的敏感时期,成功树立了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万科却屡遭质疑,让多年积累的品牌声望受损,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