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贷风险迫近
近期土地流拍增多、土地成交价格急速下降,由此将导致房价下跌。这一信号使得银行无比紧张,因为这会使银行的开发贷款风险完全暴露出来。此前,开发贷款多为抵押贷款,大部分抵押物即为土地,而土地的价格在前几年一直比较坚挺,即使是在2006年宏观调控后也是如此。
2007年下半年,土地拍卖价格达到近年来的峰值,此后在宏观调控趋紧的背景下,银行仍发放了大量的开发贷款。尤其是在去年年底,由于预期货币政策在2008年会进一步紧缩,银行主动向一些优质开发商发放了数量不小的开发贷款,甚至包括信用贷款。
目前,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开发贷款比重在所有贷款业务中仅次于批发和零售贷款。如工行2007年房地产开发贷款为30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约32%,增速居大型商业银行之首,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从9.01%上升到10.4%。
而去年新增的开发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地价到达高位时抵押的,土地交易价格的快速下滑将首先使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暴露无遗。
银行对土地抵押贷款一般是按其评估价的50%-70%的比例进行风险折扣,根据企业的资质、经营等情况具体评定。假设一块土地评估价格为2000万元,开发商以70%的折扣率获得银行贷款1400万元,如果地价下跌20%,该抵押土地的价值将只有1600万元,银行风险就开始暴露;如果下跌30%,土地价值将只有1400万元,银行资产就有可能出现损失。而如果在土地评估中还存有水分,银行资产的潜在风险就会更大。让银行更不放心的是,在所有开发贷款中,还有一部分为非抵押贷款。
生的概率非常大,由于个人按揭贷款有30%的首付再加上每月归还,房价下降对个人按揭影响不大;而开发贷款由于销售缓慢将会危害到银行资产安全。因此,现在银行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包括要求开发商采取降价等,避免形成大量的不良开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