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租房、买房,任意选”的快意时代
有个故事说,在日本东京或者别的大城市,年轻的城市迁徙者,如果要换房子,只要拎着行李箱直接搬进去就好了,因为城市里有很多设施完备、价格便宜的公寓可以让他选择;看过《老友记》的人都记得,那六个年轻人在纽约中央公园边上的公寓里合租了10年之久。
而类似这样的“青年公寓”在北京城中似乎从未出现过,青年、尤其是新移民们对着奇贵无比的“酒店式”公寓望而却步,或者在民宅里仓皇地栖身,成为进入这个城市最初痛楚的经验;而近两年的房价飙升,又把他们中的很多人逼上了恐慌性购房之旅。
因此不能不赞一声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敏感,在经适房和两限房大计尘埃落定之际,他们提出了扩大廉租房范围、建设“青年公寓”、甚至鼓励合作自助建房等,把温暖送给那些被排斥在高价房和保障范围外的人群,虽然有些晚。
种种迹象表明,高歌猛进10多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历史性的节点,包括廉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在本届两会上得到了充分讨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设立,未来政策性租赁房作为现有体系的补充,将有可能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并很快变为大众将要经历的现实,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住房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未来城市的居住模式:新进入城市的外来者,可进入公共租赁房;刚毕业的学子,可合租一套青年公寓,那是政府规划、民营资本投入、保证基本居住品质的住宅;当收入日渐丰厚或成家立业,则可选择城区优质地段或轻轨沿线低密度商品房;而低收入群体,则可选择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租房、买房,任意选,真正实现各得其所,住有所居,这样,才是一幅“正常”的社会图景吧!
插曲:合作建房发起人欲盖“长租房”
“盖套长租房,等房价冷静”,近日,合作建房发起人于凌罡将自己的MSN签名档改了,他又开始琢磨着合作建套长租房了。据他介绍,合作的方式为大家一起凑钱成立公司,买地或租地盖房子。算上地皮钱,盖楼、通上下水、电,精装修、家具、电器等等,一套使用面积26.1㎡的小户型房子平均下来,地皮3万,房子6.9万,10万应该就够了。
于凌罡描绘道,虽然不在市区,但买辆班车,大家AA司机的工资、油钱和保险,比住市区还方便。按照租地只能住30年算,平均每年才出3300元,每个月才275元,比在城里租个床位还要便宜很多。用来投资,能帮助很多需要租房子住的人,不管加价转租赁权,还是按月出租都合适。
他还说,现在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这种房子盖起来很快,六个星期就能交房了。目前他已经挑选了大兴狼垡、温泉白家疃、通州三惠桥等目标位置,希望能凑够人数来共同做成这件事情。从网络论坛的回帖来看,许多长期跟踪于凌罡的人对此表示有兴趣,“但估计难以做成”。(张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