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探寻其他融资方式
“与一年前相比,海外债市和股市投资者对中资地产商海外融资的谨慎情绪急剧升温,这意味着新股与债券发行的难度日益增大。与此同时,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出台,2007年中期以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明显放慢海外资金汇回国内的审批步伐。因此,即便新地产商能够成功地在国际市场融资,将资金由海外市场转移至国内也是一个挑战。”
标准普尔表示,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在2月15日成功发行可转债,可能预示着地产商开始转换思路,探寻其他融资方式。但该交易也显示出融资成本已大幅上升,这种趋势将在今年维持下去。
早在去年,一次性付款优惠已经开始并逐步变成一种普遍性行为,大量开发商为能够提供一次性付款的购房者给予1%到2%的价格优惠。“我们对于资金到位速度的要求非常高。”一个楼盘销售人员这样说道。银行房贷速度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之合作的主要依据。
进入2008年,房地产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今年年初的全国金融会议明确今年房地产贷款依然从紧。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世茂集团(企业专区,旗下楼盘)主席许荣茂在两会发言稿里隐约表现出了对于保障性住房对于市场占领的担忧。许荣茂写道:“因为有廉租房的存在,低收入居民在考虑更换住房时首先考虑申请廉租房,房屋买卖市场中,买方人数因此变少,房价自然因需求量不高而保持平稳。现在国内也对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这个比例是否合理,是否能长期稳定地保持廉租房的建设……这些还需要我们深思熟虑。”
香港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去年表示,内地开发商正在重复着上世纪80年代香港房地产业的疯狂和困境。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开发商能够在今年或者明年的严酷环境下得以生存甚至趁机做大,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将会变得更高也更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