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专题存档 > 正文

榕地产“融籍军团”解码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8.01.21 来源:海西房产网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融籍军团”正自主或不自主地集结成一支旗舰,在福州楼市纵横驰骋,叱咤风云。

  人们显然不会陌生:2003年5月1号, “闽江胜景”邮资封由国家邮政局首发200万枚。她,是迄今为止福州历史上第一枚以城市形象为主题的邮票。而被选定为21世纪初叶“福州城市形象标志性建筑”的,就是“融籍军团”麾下倾情孵化的江景名宅——“融侨锦江”。

  峥嵘岁月,金瓯一片。从“纸裱福州城”的退隐无踪,到城市格局的显山露水。如果你认真体察,细心品味,不难发现,在福州星罗棋布的城市坐标衬托下,“融籍军团”特别夺人眼球。就在新榕城“东扩南移”显山露水的版图上,“融籍军团” 成就大家风范,领“秀”一方。

  一 种 存 在

  福清,雅号“玉融”,简称“融”,面积2430平方公里,人口118万,版图如一只巨龟,探出长长的脖颈,去亲吻大海,亲吻活力无限的海洋文明。

  回望历史,源头令人心旌摇荡。从远古走来的福清,已有1303年的置县史。公元699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亲自钦定了东南沿海的这个县份。在大唐恢弘的开放气度下诞生的福清,从此开始了独树一帜的文明累积和锻造的历程。

  著名的天宝陂,修建于唐天宝年间,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1200多年过去了,清清流水至今仍滋润着万顷良田。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在《中国历史纲要》提到南宋时期的“四大瓷窑”,其中就有福清东张的宋窑。在东张,考古工作者还发现和挖掘了南少林遗址。这是精深博大的中原文化在东南沿海的雄浑的回响。

  千年古邑,人杰地灵。从置县起,到科举制度废止,出了1277个举人,627个进士,3个状元,7个正副宰相。近代和现代,福清籍的科学家、体育健将、世界级大富翁还有百余众。“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祖籍就在福清海口镇岑兜村。这些足以说明玉融大地文化脉气之盛。
农业文明时期,水是膏胰之乡与不毛之地的分水岭。历史上,福清是农业大县,“三山六海一分田”。由于缺水,福清地面上没有一条实际意义上的河流,所以穷。十年九旱,造成福清是远近闻名的“地瓜大县”。福清人称“地瓜片”为“番薯钱”,足见其金贵。1948年,一场大旱,五谷绝收,有的人饥饿难当,拿白土当面吃,憋得拉不出屎,死于后股之忧。

  在福清东张,不知哪一代石匠留下一樽朴拙的小石雕,雕刻着一个人抱着一只特大号的钵子,可怜巴巴地仰望着苍天,似乎在祈求:老天爷,你多给点吧!

  古谚说:人多好干活。可后面又紧跟一句:人少好吃饭。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如何面对贫困的现实读本,这是需要以行动做出积极回答的。

  在传统农耕条件下,福清子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收获的往往是贫困。于是,不屈不挠的“福清哥”背起亲人的嘱托和希望,告别皇天国土,从郎官古渡启程,飘洋过海,远走异国他乡,把生命和前途交给陌生的彼岸。

  福清男人,以其吃苦耐劳,以其坚韧不拔,以其艰苦卓越,赢得一个亲切的称号:“福清哥”。旅居海外的融籍乡亲便是典型的“福清哥”。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以特有的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在异国他乡顶天立地。如果要问福清华侨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他们的整体实力雄厚。据统计,福清华侨总资产在3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个人资产10亿美元以上的就有20多位,他们在区域产业界甚至在国际经贸领域都是叱咤风云的财富人物。

  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么一组数字: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福清哥”多达63万,号称“第二福清”。换句话说,63万海外乡亲,就像63万只心脏起博器,带动福清大地118万(福清现有人口118万)只肺片共振。这股磁性力量是完全可以体悟到的。

  “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这句谚语所透出的自豪感又是那般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团结、热忱、爱乡传统的福清人移居海外后,为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大都成立了同乡社团组织,其中规模最大、联络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当数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
由此可见,福清华侨不是一盘“散沙”。他们就以同乡联谊的方式集结起来,紧紧地站在一起,站成一片引人瞩目的风景,站成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群体。

  在打拼天下的同时,海外“福清哥”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身后的故土。命定的,一种特殊的本能的情感深深的积淀在他们的血液里。这种“故土情结”,伴随他们所有的岁月。这种情感的浓度和纯度,是局外人难以揣度的。

  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便在这个过程中生长出来,印证着“血脉相连”这个词语的含义:

  近20年来,海外乡亲在福清大手笔捐建了400多所中小学校,创立了数十个奖教奖学基金会,总投入近5亿元;

  破解困扰福清千百年的缺水难题的闽江调水工程,更是凝聚了海外乡亲的一片情义——认捐4亿元,使这项投资10亿元的“天字第一号工程”顺利刨开第一块土;

  1987年4月,全国第一家侨办工业区——融侨工业区在福清诞生了。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融侨开发区时,这块由侨力驱动的特殊经济区域引起了江总书记的兴趣,兴奋的称之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1997年,福清海外乡亲依托福州国际招商月举行江阴半岛开发招商会、说明会、研讨会,这标志着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航空母舰”正式启程;

  就在2003年中国[福州]海峡科技成果交易暨经贸洽谈会上,江阴开发区这艘浮力十足的“航空母舰”,再次激起了海内外客商的追捧……

  故乡的云,始终在海外游子的心中温馨地飘荡。

  在这里,1300多年的历史凝固成山一样的厚重,山一样厚重的历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福清子民。敢闯敢拼的福清人继承传统,又呼应大海的召唤,不断地从大山走向大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隘走向博大。

  被华夏文明深深浸润过的这块土地,蕴含了丰厚的底气,孕育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当它穿越时空与二十世纪隆起的改革大潮相融汇,便激荡起前所未有的张力,古老文明得到弘扬和再造。
起点,在1300年前。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