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又加息了
在今年,加息的脚步前所未有地紧凑起来。就在昨天,央行宣布了年内的第六次加息。
今年对于加息的预测似乎具备了一点规律性、习惯性。回顾前五次的加息时间表,大多选择了周五出台,正因为此,对于加息压力的忧虑往往在周五显得尤为突出。
前三次加息均在周末公布,相应的,周一市场的反应便成为风向标。第四次加息则由于在周二晚上发布,从而导致了周三市场产生影响。从第三次开始直至第五次加息,已经“破除”了间隔两个月的时间安排,短短三个月内持续出台,这种速度未免让人有些出乎意料。而本周更是“例外”,提前于周四悄然加息。
在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看来,使用平和货币政策来调控通胀和物价上涨的态势,是央行加息的目的。因此,在货币政策出台之前,对于加息的预测,一直容易引发低迷的市场观望。
早先还曾有业内人士作出过推论,试图从中摸索出加息时间安排的规律,如定向票据发行。在今年的前五次加息过程中,皆紧随着超过1000亿元的定向央票发行之后出台。有分析师指出,虽然不能确认定向票据的发行与加息存在必然性,但加息会明显提高定向票据发行的成本,因此会选择在加息之前完成发行工作。而今年第六次发行1500亿元的3年期央票之后,加息的声音似乎静寂了一阵,但又终于在本周落地。
有意思的是,从2004年开始“恢复”中断已久的加息行为起,股市对加息的敏感性下跌反应自2006年4月起开始“逆势”行走。以今年的几次加息来看,3月加息后沪指当天涨幅2.87%;5月加息后沪指涨幅1.04%;到了7月那次,周一沪深两市大幅跳空高开,且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截至收盘时,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接下来8月,两市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之下,先后刷新了历史高点;而9月加息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市收盘5421.39点,当天涨幅2.06%。
但在已明确“双核化”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于加息这一尚属温和的货币紧缩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响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上施加压力。
6.“限外”加码
我国对外资“利用而不被利用”的态度越来越明显。
今年以来,商务部及外管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房地产行业“限外”政策,如3月的《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5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规定外商投资内地房地产项目必须通过审批并上报商务部备案;7月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下发第一批通过商务部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名单的通知》,又对外资公司结汇进行了严格限制;11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则新增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的限制。
业界惊呼,我国对房地产业“限外”不断加码,行业受冲击范围将越来越大。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资,我国连续两年对外资投资内地房地产进行限制,温家宝总理还曾作解释:“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是无奈之举,毕竟好多人还买不起房。”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力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努力,追求的是“利用外资”而不是“被外资利用”。
从这些“限外令”来看,虽没有明令禁止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但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相当困难,除审批时期延长之外,境外资金结汇困难程度也大大增加。
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大中城市房价节节高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不断修订外商投资房地产业政策,可以看作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限外”政策的延续。“由于不少外资炒房行为在实际情况中很难识别,单纯从项目上难以有效控制,所以这次管理部门直接从总量上进行限制,而这从另一程度上也反映出政府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