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地命门
在开发商的传统逻辑中,一旦信贷、金融渠道全面收紧,在此以前拿地越多的企业,应该越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然而,如今这一逻辑也在发生改变,而其间最大的“变数”,即在于由碧桂园引发的“囤地”风潮过后,对待房企“囤地”,政府也开始酝酿相关动作。
“12月11日向国务院汇报工作时,国土资源部就涉及到了囤地问题,温总理和国务院的分管领导,对此都非常重视,现在国土资源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精神制定相关的细化政策,对开发商闲置土地的问题,妥善处理、解决。”接近国土资源部的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
为了摆脱囤地造成的舆论压力,近日碧桂园对外宣称,年开工面积为1200万平方米,以此反驳囤地之说。不过,一位长年在建设系统工作的官员对此颇有质疑,他认为,这1200万平方米的开工量,并不真实。
“根据碧桂园的中报,在湖北、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土地储备所形成的开工面积,大概在600万平方米左右,按照1200万平方米这个说法,另外600万平方米的开工面积,肯定要从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的新增土地储备中出现,但是,按照东北地区的施工规定,因为天气冻土原因,在该地区冬季必须停止施工,按照这一规定,碧桂园的年开工面积不可能达到1200万平方米。”他说。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针对囤地的主要配套政策的方向为,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征缴增值地价。对于确实违反《土地管理法》,以及不符合《闲置土地处置规定》中可延长开发周期及动工日期的,满两年后,必须强制无偿收回,而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依照国务院的精神,对相关问题进行细化,最终形成政策。
陈国强得知此消息后向记者表示,这些政策如能细化出台,并且切实落实执行,对于那些土地储备较多,先前被认为拥有竞争优势的房地产企业,反而将形成包袱和相关变数所在,进而形成开发商的“命门”。
“五一”黄金周期间,就在媒体、专家、开发商还在为深圳楼市喊涨时,楼市炒家们抛盘苗头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