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 前路艰辛
“从现在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五年,甚至十年内不会再现此前的楼市火爆盛景。”还记得2005年初,上海信义房产一位即将离职的二手房经纪人陈先生向记者感慨,受制于“国八条”等紧缩性政策影响,处于炒房最高峰的上海楼市急转直下,陈先生的经纪人生涯也由此从月收入过万的“天堂”直线跌落。
然而,仅一年多时间,上海楼市神奇般重返“天堂”。2007年前三季度,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商品房交易再现“一房难求”的壮观景象,且这一景象奇迹般发生在一日紧似一日宏观调控氛围中。这一点,连海内外最知名的中介品牌企业高层也没有想到。
“楼市基本上是从5月份开始回暖,”一位上海中介人士告诉记者。5月到8月间,上海房价创2005年楼市“顶峰时期”的新高,楼市交易更是因供应紧张达到一房难求的地步。全国楼市同样涨声一片。
根据年初的社科院报告,专家预测2007年全国房价涨幅可能控制在5.5%之内。而截至10月,每月房价涨幅均刷新年内新高,到10月,全国房价月同比涨幅已经高达9.5%。
“从收益出发,我们当然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但是也确实预感到了新一次低谷即将到来。这一方面是基于国家不会坐视这种失控局面不管,所以肯定要出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另一方面,即便是市场自行调控,这样的不正常上涨也必将迎来泡沫破灭。与其这样,我们更希望楼市能够以合理态势稳步发展。”一位上海二手房经纪人在8月时向记者表示。
市场人士的调控之忧很快在9月变为现实。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12月,两部门再发《补充通知》,将第二套房统计标准明确界定为家庭,即夫妻二人各买房也要以第二套计算。公积金贷款第一套购房,也要在第二套购房中遵循四成首付和上调利率的规定。
加上年内5次加息,调控组合拳终于在2007年年终时刻开始发力。虽然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每年年底都是楼市交易淡季,因此目前的成交量缩水不能说明是调控影响的结果。但交通银行某信贷经理介绍,今年后几个月,房贷业务量缩水30%以上甚至更多,则是不争的事实。
到11月,市场传出消息,全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深圳市中天置业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卷款外逃,众多门店一夜间关门。业内人士介绍,这一现象虽然是调控氛围中的市场个别案例,但可以预见中介商普遍面临业绩缩水危机。
“一些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受加息、二套限令等政策的影响,都在放缓置业计划。”某经纪人表示。上海易居研究院某高层表示,“如果加上楼市结构调控的影响,楼市新一轮调控期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