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资讯头条 > 正文

“天价地”透出非理性 专家称需警惕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12.10 来源:人民日报

    近来,国有土地出让中,每平方米楼面地价高出周边房价的“天价地”在上海、南京等地频现。一经媒体披露,就在社会上激起波澜。有人说,“土地供应不足是导致地价飙升的客观现实”。还有人说,“招拍挂已然成为资本大鳄们的游戏。”

     在喧嚣的议论面前,我们应作冷静分析。在12月4日国土资源报召开的土地供应政策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拨开重重迷雾。

     “天价地”无法撼动土地招拍挂权威

     表面看来,“天价地”是土地招拍挂规则所致。但实际上,开发商敢以“天价”拿地,是带着各种预期、经过认真计算后决定的。个别热点城市出现“天价地”,绝不足以撼动招拍挂制度在经营性土地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2002年起实施的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2001年,我国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面积仅0.66万公顷,成交价492亿元;5年后的2006年,我国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6.6万公顷,成交价为5492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9倍和10.2倍。

     土地招拍挂不仅显化了国有土地的资产价值,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公开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市场更加规范有序。实际上,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的巨额收益,为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开辟了资金渠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制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专家们认为,以高端市场的表现来代表整个房地产市场是不全面的,不能放弃经营性土地招拍挂这一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动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