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调控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是首次遭遇,议论声久久难息。刘波称,除此之外,土地招拍挂的实行,让地价成本与日俱增。从2002年起,福州土地拍卖价格一路上扬,屡创新高,楼面地价水涨船高。以工业路为例,2003年5月19日拍卖的福州万顺达保温瓶厂二期地块每亩单价230万元;11月6日拍卖的原福建省福州化工机械厂地块每亩单价达到286万元,仅几个月时间,同一地段每亩土地上涨五十多万。2004年,工业路的地价再次被刷新,工业路福州市罐头厂北地块每亩地价被拍到393万元。
面对日渐增加的土地成本,涨得不快的房价,有部分开发商在开发完手中“囤积”的土地后,选择了北上淘金。一业内人士在回忆中轻而易举地列出了这些开发企业,从2003年开始,泰禾、三木、融侨、永同昌、武夷、利嘉等开发商开始北上,他们与先期“北伐”的冠城集团、香江国际、世茂集团、世纪金源集团这四大家族合成一股力,形成了声震全国的“福建地产军团”。
留守的开发商在努力地打造自己的楼盘,无论在营销手段还是在楼盘品质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03年,福州的房地产已是四面开花,地产板块之说早已形成———江滨、东区、五四北、金山、西二环、中心区,每个板块都在发展甚至不分上下。这一年,预售商品房的面积达到了472万平方米。代表的楼盘有融侨锦江、元洪锦江、君临闽江、五凤兰庭、巴黎之春、阳光城、世纪佳源、碧水芳洲、北京金山、香江明珠等。
林春榕称,在当时,买房还是以自住为主。开发商开始注重宣传,营销概念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从报纸或其他载体获取楼盘信息,楼盘开发量对于当时购买力而言,供大于求,人们可以在悠闲地比较中做出选择。对于开发商而言,比同地段的楼盘定价稍高几百元,已是大胆的决策,就连定位为顶级豪宅的世茂外滩花园当时的毛坯房均价也在6000元左右。
这一切,在2003年末到2004年发生了改变。
2005年~2007年 全民投资时代
暂且不提之前的改变,先看看2005年到2007年的楼市。这两年地产进入黄金时代,房价节节攀升,根据福房指数分析报告来看,2005年初福州房地产均价每平方米近3000元,2006年1月已达3578元,2007年1月升到4953元,截止到9月份升到6597元。尽管这种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市民的买房热情依然高涨,对于开发商来说,已不是愁卖房,而是愁没房卖。
不少业内人士在采访中惊叹,楼市的鼎盛期到了———全民投资时代到了。开发商郑先生称,这个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住房概念的转变,离不开温州购房团的“教诲”。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每到一地,都带来了当地楼市涨价风暴。正当人们还在隔岸观潮时,2003年温州炒房团将目光瞄准福州楼市,到次年4月,即有消息传出,温州人已砸了5个亿。在福州这个慢热的城市,直到温州人进入已成事实时,市民才开始有所觉醒。房产投资者,这在以前对福州人是很陌生的字眼,如今已有了切身的体会。房价在2005年开始上涨,一路飞扬。
这可以从二手房市场上略见一斑。朝阳房产的刘强称,二手房价已今非昔比,甚至出现了部分有价无市的现象。就拿二环路的天元山庄举例,1999年价格是每平方米两千多元,这个价格在当年已略高于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然而,8年之后,二手房价每平方米已高达万元,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净利润已达到数十万元。区区一套房子成就一个百万富翁。而温州人在2003年购买房子时,福州的房地产价格尚未上扬,在他们看来,福州作为省会城市,至少还有数千元的上涨空间,果然不出所料。刘强称,房产投资的回报空间,再度被重新估量。如今买房,人们不再带着自住的眼光来挑剔,而是抱着投资的心态,甚至买二手房,也是如此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