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海房周报 > 正文

“8·31土地大限”三周年 政策实施楼价不降反升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07.08.31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苏华俊 李东元

名词解释“土地大限”关键词

  招拍挂:“招、拍、挂”是2004年8月31日之后广州乃至全国各地唯一的土地出让方式。此方式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土地出让制度,也让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公开化。然而,正是因为“招、拍、挂”的方式,导致一个接一个“地王”的诞生,一次又一次被刷新的高地价,带来了一系列高房价以及地产企业严重两极分化等问题。

  供应量:土地供应量是过去3年开发商抱怨最多的问题。在“8·31大限”之后,政府部门收紧了土地供应,并加强了相关的管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以减压土地供应量的方式迫使开发商把手中的土地拿出来开发。政府的这一做法,也成为了大多数开发商抱怨的目标,并借此宣称土地供应量的减少,导致了市场的货源紧缺,不断提升房价。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开发商手中的土地,比政府储备的开发土地还要多。

  地王:在允许协议出让土地阶段,“地王”一词更多被运用在某些项目宣传其地理位置优势的文章,并不为人所关注。自琶洲PZB1301地块拍出“天价”之后,种鸡场、海珠区纺织路1号、番禺沙湾等多块土地接连以高价出让,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珠江新城B1-3地块前不久更是以11912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成为新“地王”。可以说,自实行土地招拍挂之后,土地供应量减少以及开发商对房价的乐观预期,是地价不断攀升和“地王”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洗牌:“洗牌”一词,在楼市调控当中多次出现,但却似乎没有一次的受重视程度比“8·31土地政策”出台后更大。可以说,“8·31大限”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洗牌,而当中的对象则为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过去的3年当中,楼市的重新“洗牌”也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更难了,在土地、资金及政策的压力之下,他们的生存越来越难了,也使得房地产市场愈发被大型开发商垄断。(苏华俊 李东元)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购房专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07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59661号
客服电话:0591-83711427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46684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