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篇政策实施时充满期待三年来楼价不降反升
3年前,许多市民对“8·31”政策充满了期待,期待楼价能降,希望减少大发展商通过协议出让而造成的土地垄断,圈地规模得到抑制。但3年过去了,楼价不但没降反而出现了狂飙,大发展商借助雄厚的财力不断成功拍地。这到底怎么回事?许多市民于是产生了很多疑问。
楼价不跌反而狂升
当初有市民对“8·31”之后楼价会降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认为“招、拍、挂”之后,土地的成本将更加透明,发展商的利润也比较明了。但3年过去了,楼价并没出现明显下降,反而出现了飙升。
日前,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广东房地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商品房(包括住宅、写字楼、商铺等)销售均价为588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广州市均价为7743元/平方米,增长25.8%。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朱雪梅表示,目前出售的楼盘有一部分是两三年前通过土地拍卖所获得的地块,由于当时这些地块的成本有所上升,售价自然也会攀升,但这还不是造成目前楼价飙升的根本原因。造成楼价狂升的主要原因是最近发展商对未来楼市十分乐观,这就直接造成他们在土地市场上越来越大胆,地王不断涌现的结果。
土地市场愈发垄断?
“8·31”出台后,有专家表示,番禺的大盘时代将结束,有效降低发展商对土地的垄断,圈地也会消失。但3年后的今天,活跃于全国土地拍卖市场的基本上都是地产巨头,他们拍出的价格也是屡创新高。广州中地行策略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平指出,在1998年房改时,土地是排在第一位的。发展商获得土地,就能获得资金,银行就能给你贷款,所以银行排在第二位。但“8·31”之后,这些都改变了,资金排到第一位,土地排到第二位。当发展商没有资金时,就没有办法从土地交易市场获得土地。而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或大发展商自然会得益不少。
的确,上市公司的优势十分明显。随着金地集团再融资决议的出炉,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的融资金额首次跃过千亿元大关。在沪深股市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融到这么多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刚完成不久就宣布进行第二次融资。7月初,金地集团刚完成44.99亿元的非公开发行;8月16日公布通过公开增发募集35亿元资金的栖霞建设,也是定向增发刚完成不久。此外,泛海建设、万科等均属于这种情况。有了资金之后,发展商就开始了大规模拍地。时报记者苏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