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降准后资金偏向楼市
在央行降准利好消息刺激下,昨日沪深两市双双小幅高开后强势拉升,沪指一度上涨逾2%,强势收复27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2733.17点,涨1.68%;深成指收9322.00点,涨2.47%;创业板指收1934.92点,涨2.91%。
房地产开发板块个股的大涨,成为拉动沪深两市指数走强的急先锋。在正常交易的124只房地产开发行业个股中,118只上涨,仅6只下跌;涨停榜上,有栖霞建设、中华企业等10只个股涨停,为涨停股最多行业。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估计,央行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近7000亿元。其表示降准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改善银行资金面,通过政府加杠杆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改善实体经济资金面。
徐高表示,从去年底开始,资金就有从金融市场转向实体经济的迹象,近期在楼市火爆行情下则更为明显。央行降准的目的虽是出于经济增长的需要,但在地产政策不断宽松,政府力推去库存的导向下,加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资金短期内还是偏向楼市。
有分析师指出,在目前火热的房产行情下,央行降准将助推地产泡沫。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超增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广义货币M2增速与全国房价涨幅高度相关,在当前降低首付、货币宽松等各项刺激下,或继续助推地产泡沫。”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在点评央行降准的研报中表示。
新华社:
警惕一线城市房价非理性上涨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上演。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这里面固然有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缘故,但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像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人口净流入量长期处于高位,这种基本面对楼市构成显著支撑。再加上近期政策宽松,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符合市场规律。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价上涨中的“虚火”。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也使得大量投资客返场。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如今深圳楼市中的投资客比例已超过30%。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
一线楼市素来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其非理性状态,显然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在京沪深等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成为阻隔人才进入城市的高门槛,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艰难的背景下,由于一线城市的外来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倾两代人之力,甚至还要再加杠杆才能完成购房。
另外,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更大。高房价将颠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认知,如果一个城市每年房价上涨三成以上,试问这个城市的企业家和年轻的创业者们是买房还是办实业?
如今,在此关键节点,地方政府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预期,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投机需求利用金融杠杆炒房。从长远来看,还应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减轻一线城市住房压力。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