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首页 > 楼市头条 > 正文

街区制考验开发商豪宅规划智慧 物业管理面临洗牌

海西房产网 发布时间:2016.02.2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扫描到手机
导语: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标签:   街区制  物业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沿海赛洛城小区就是做类似的街区试点,此外国内由于文化习惯不同少有这样的小区。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述政策大方向肯定是对的,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可以促进城市的交通缓解,发达国家道路虽然不宽,但是道路密集。目前我国的通勤效率过低,影响到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交通变好,对于城市效率提高很有好处。但是,这些改革同时也涉及到物权法,如今国内小区内的公共面积属于全体业主,未来如何管理是问题;此外,如果未来土地出让将公共面积剥离,这将大大降低土地出让的收入。”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宏观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对媒体表示,很多年前专家学者就在倡导开放式社区,但由于阻力较大一直没能成功推行。一是在文化理念方面,影响城市规划和人们的理解,这是问题根源;二是土地在出让方面,应该小块出让,不是大块出让;三是治安、管理等方面,“大院封闭的管理给人感觉更安全,需要的安保和物业也会比较少,如果打开会遇到很大阻力”。

  物业管理行业面临洗牌

  严跃进称,街区制住宅项目也可能会使得房企的后续社区管理模式发生较大的调整,部分封闭式住宅项目的管理模式可能要得到摒弃,对于开放式社区的管理模式建立应该加快跟进。

  欧阳捷也表示,如果未来小区打开,物业保安可能不需要,但是对于政府的公共安全要求变高,政府对于安全的投入可能需要加大。此外,保洁成为了城市公共服务,对于城市的保洁要求也会变高。

  花样年控股董事局主席潘军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有望打破现有社区的片区化格局,使大型社区被网格化分割,社区的物理边界更加零散和模糊,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区功能和社区服务需求的消失,反而使得社区管理的形式更加复杂化,对社区管理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管理成本会相应增加。

  “大型住宅社区被道路物理拆分成若干小单元,甚至是分栋单体,对管理成本的控制及安保的质量具备较大的挑战性。”潘军说。

  在他看来,物业管理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传统物业管理机构面临升级换代的需求,率先完成智能社区和智能安保建设的物业公司把握主动权,在基础服务运营基础上,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将是关键。

  “街区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完成全面铺开,这是一个挑战,更是机会。”潘军说,一些在业务收入多元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和社区网络电商化领域走在前列的行业龙头企业,有望率先抓住政策机遇,迅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和先机。

返回海西房产网首页>>
海西房产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海西房产网”,获取楼市新闻资讯。
地产要闻,一手掌握!更多关注@海西房产网官方微博
更多

今日热点

楼盘动态

地产招聘

更多>>
热门楼盘:更多>>
热点推荐
购房工具

楼市画报

楼盘广告

更多>>
福州楼盘签约:销售排行>>
>>相关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公司招聘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h0591.com © 2013 海西房产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1002896号
客服电话:0591-83784488 客服QQ:18512029 378670880 376587648